听见齐思渊问起自己,萧煜寒从容来到殿前,拱手行礼。
“回禀陛下,凉州和岭阳的灾情应该是不一样的,应当按各自的情况分别处理。”
齐思渊皱着眉头好奇的问道:“哦?此话怎讲?”
“禀陛下,凉州的旱灾不是今年才有的,自五年前,京淮河遭到暴雨冲击改道,凉州的庄稼收成便一年不如一年,其中天灾固然是一方面,但却不全然因为这个原因。”
萧煜寒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寂静。
这从何说起。
齐思渊眯着眼睛,神色肃穆,“什么原因?”
萧煜寒依旧垂眸,“凉州因河道改流造成水源缺失,加上北方雨水本就不充足,这几年凉州的百姓可以说是颗粒无收,前两年朝廷也拨款救济,但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照此下去,朝廷拨付的银两再多,怕也是补不完的窟窿。”
齐思渊脸色铁青,寒声道:“凉州的知府就是这么给朕办事的吗?”
萧煜寒面无表情,继续回复道:“陛下切勿生气,其实此事也不能纯粹怪罪凉州的知府,凉州知府原是当地的知州升上来的,对当地的情况也算熟悉,只是河流改道,这种事情百年难得一遇,对于这种水利之事,自然没有南方的官员来的有经验些。”
“那依照摄政王所言,该如何处理?”
“首先最紧要的当然是拨付银两购粮,派专人前去赈灾,此外,应派遣一个南方熟悉水利改造的官员,前往凉州,在当地改善水利工程,双管齐下,方可解决凉州灾情。”
萧煜寒说完,殿内一片静寂,齐思渊沉思片刻,“这件事就教给工部,明日上朝之前,拟好善水利的官员名单呈上来。另外,”他看向萧煜寒,“岭阳的灾情如何不同?”
萧煜寒拱手道:“岭阳常年雨水充足,也从未听闻旱灾的事情,今年北方雨水极少随是事实,但岭阳多年来粮储丰富,即便是今秋颗粒无收,想来不至出现灾情,可照呈上来的折子报,灾情严重,粮仓放粮也无法解决,那就只又一个可能。”
齐思渊眼神凌厉,沉默了片刻,寒声开口,“贪渎。”
萧煜寒没有开口,殿内众臣也都噤若寒蝉。
看着刚才还争论不休的朝臣,齐思渊冷哼一声,“怎么都不说话了?怎么?怕这烫手的山芋到了自己手里?”
岭阳距离盛京不过隔了一个辅津,一向是个油水丰富的地儿,如今出现了这样的事,想来这岭阳的官员若是真的贪渎,怕是牵连甚广。
谁敢去接?查不到说你无能,查到了只怕是得罪不起,查个囫囵怕难以交差。
于是个个都缩着脖子,生怕叫到了自己的名字。
齐思渊看着他们,隐忍着叹了一口气,然后看向萧煜寒。
“依摄政王所看,谁人前去最为合适?”
萧煜寒看着殿内个个低着头,笑了,抬头看着齐思渊,“臣愿前往。”
“哦?摄政王愿意前去?”
“为人臣子,能坐庙堂高谈,自然也要扎根于野实践,去哪里都是为我大齐效力,臣愿意。”
一句话说出,殿内众臣个个羞红了脸,却都在心里腹诽,也就是你萧煜寒敢应这个差事,得了便宜还卖乖。
只是如今看着清形,谁敢反驳,纷纷赞叹道:“摄政王所言极是,微臣等惭愧。”
齐思渊心里冷哼一声,面上却是一副和蔼的笑,“还是摄政王最能为朕解忧,如此,就劳烦摄政王前去辛苦一趟,务必将岭阳的灾情内幕调查清楚。”
“此去岭阳,若真的查到有官员贪赃枉法,情节恶劣,摄政王不必呈奏,直接处置即可,当务之急是灾情的处置,不要引起民怨。”
萧煜寒上前一步,弯腰拱手道:“臣,定不辱命!”
下朝出宫的路上,萧煜寒大步在前,忽听见身后有人出声,“摄政王留步。”
萧煜转身,看见又是苏明
第五十七集 赈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