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在客栈休息了一晚,早起在小镇采买了些干粮和药膏,才又上马赶程。
一路向东北行去,边走边看,越靠近岭阳,越是触目惊心。
只是一年的干旱,怎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
起初还好,还能见到一些农户,路过时好歹还能换取一些干粮,讨碗水喝,可继续走下去,渐渐的只见到几个贫瘠的村庄,庄子里只剩下些年迈的老人。
秦知意在一个村子里歇脚,招待她的是一个独居的老妪,拄着?收龋?卸?槐恪
见到秦知意和璃璜进来,倒是依旧热情,从家里所剩不多的存粮中,拿出来两块干饼招待。
秦知意心里不是滋味,拿出银两想要跟她换,她却用那步满青筋和皱纹的手推开。
“老婆子要这银子没什么用处,岭阳周边都没有粮食,要这银子也买不上粮食,不用不用,年轻人留着赶路吧!”
秦知意看着手里的银子,五味杂陈。
她生活在新时代,从小就没有吃过这样的苦,看着庄子里荒芜的情形,她开口问,“大娘,家里的人都去哪了?怎么村子里只有老人呢?”
那大娘摇着头无奈道,“这些年佃租越来越贵,雨水不丰,打下来的粮食都不够抵佃租,哪里还有人种田?都去岭阳城中打工去了,留下些老骨头,凑合着活吧。”
“岭阳不是也有灾情吗?”秦知意不解。
“年轻人啊,岭阳有灾情,可城中又不种田,饿死的哪里是那些有钱的官商老爷呢?”大娘摇着头叹道。
秦知意不解,“官府没有放粮吗?”
那大娘听见放粮二字,苦笑起来。“放了!可到了我们的手里,一个人还领不到半升米!”
秦知意没有再问,想起萧煜寒所说的岭阳的贪渎,才明白他此去的艰难。
这更加坚定了她要去岭阳的决心,岭阳距离盛京之隔了一个辅津,却敢如此明目张胆的行事,想来官官相护到何种地步。
秦知意见那大娘如何也不肯收下银子,无奈之下只能离开,只是离开时,悄悄藏了一锭银子扣在碗下。
离开了庄子继续向前,所见之处也更加惨烈,有些村子甚至已经少见人烟,甚至在沿途还能见到卖儿卖女的情形,秦知意心软,几度忍不住落下泪来。
可是自己的救济根本就是精卫填海,杯水车薪。
秦知意只以为来到岭阳城中情况会稍微好些,可看到真实的情况,她不再是伤心,而是愤怒。
城外大批的灾民露宿野外,深秋天气转凉,有些人甚至还光着脚,个个衣衫褴褛,几个一群,凑在一起取暖。
如今还未入冬,若是再不解决,只怕今冬就是饿殍遍野的景象了。
可踏入了岭阳城却是另外一幅景象。
一些酒楼中仍旧有人酒池肉林,青楼门口的歌女依旧衣衫华丽,首饰店内的富家小姐们还在谈论这玉的成色如何。
看着这样的景象怎么能不让人痛心疾首。
秦知意知道,自己不是皇帝,不是官员,甚至不是读书人,她什么也做不了。
只希望先找到萧煜寒,希望能帮着他早一点结束现在的情况。
“夫人,现在怎么办。”璃璜看着一脸悲愤的秦知意,有些
第六十章 我要见摄政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