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田立人心里发苦,可也知道当时必然是没有办法了才逼得人如此。
      他把写好的方子递了过去,太子读了一遍,最后几句话触动了他:
      一直以来在臣女心中大宛的军队应该是这样的:
      枪口对外,齐步前进!
      不伤老百姓,不打自己人。
      可惜臣女犯了大错,把这种危险之物扔向了大宛子民,多年以后的史书上若有臣女之名也必是骂名。唯愿吾主以臣女为鉴,勿犯此错。
      太子想到十四描述的场景叹口气,“想必永安也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只是这怎么是她的错呢!是陛下和孤没有做好,让黎民遭难了。”
      “殿下言重了,她一个女儿家吓坏了而已。”
      “替孤告诉她,孤永不会把它用在内战。”
      田祭酒摇头,“殿下无需对任何人承诺,臣也不会传这个话。”
      太子愣了愣,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孤受教了。”
      田立人把家书收好,然后连同汉语拼音原件一起都还给太子。
      太子抿唇想了想还是算了,带着东西回宫去了。
      “十四啊,你说西南有多少人知道这方子?”
      “回殿下,目前接触过方子的有臣和十三,田家大公子、二公子只知道成分,不知道配伍,使用过这东西的有两千三百人。”
      “你说孤让你领头去造这个手榴弹如何?”
      “臣遵旨。”
      “孤把那两千人给你调过来,以后都为你所用,务必把东西尽快造出来。鞑子这几年连续黑灾,只怕也挺不住了。”
      “臣定当竭尽全力。”
      “至于那三百民众?”
      “殿下,他们大都不识字,不足为患。”
      太子踢了他一脚,“孤想着该如何赏他们!”
      十四嘿嘿笑了,“县主一人赏了十两银子,殿下也赏银子好了。”
      太子膝盖一疼,他有吗?“地方上会赏银子的,咱们却不能俗气。”
      “那殿下赐给他们匾额好了,那些村子一定会更感激殿下的。”
      太子满意了。
      “那永安县主怎么办?”
      “县主?县主啥都不缺。”十四挠头。
      “不急,赏不赏的还得看你研究的咋样。”
      压力给到十四。
      “那臣先去找地方了。”
      “孤建议你去苇泽关。”
      啊?为啥啊?
      “那里多山,你们在山里安全些。再说不是说这东西不宜运输吗,那儿到边关更近,再说硫磺、硝石、铁都在那边。”
      十四还能说什么,趁着在京这几天好好享受一下生活吧。
      太子加派三千人增援临川,敦促主帅张钊尽快平叛,又写了一封调令,让田世昌带他的先锋营进京。
      他在给张钊的信中说祁王不同于怀王,占据内陆省份,一举一动皆影响临近几省百姓生活,剿匪宜快不宜慢。另外祁王一家深受几代皇恩尚不知感恩,大军也不必顾念皇室情分尽快平定叛乱,让我们将士也过一个和乐的春节。
      张钊年过四十,很是喜欢太子派来的这个先锋官,本想带在身边练一练,没想到被太子调回去了,心中很是不舍。
      便写信给太子:臣女年十六,尚无婚配,请殿下做主挑一清白人家之子为臣半儿。然后又文邹邹地说了句田家小子颇有将才臣深爱之。
      信不是什么军报,便由田世昌捎带回来。不只是给太子的信,还有家书都托付给了田世昌。
    &nb

第97章 田世昌回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