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四章 兰风洞的秘密[1/2页]

仙长也疯狂 管平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在汴梁城西北五十多里的地方,连绵的群山里,有座古寺叫兰泉寺,正坐落在偏僻的兰花岭山谷里。
      兰泉寺得名,是因为寺庙后院中,有一股天然的泉水,泉水口的周围,长了一丛丛的野兰花,多少年来一直如此,故此得名。
      兰泉寺的住持僧人叫广真法师。
      他五十多岁年纪,从最初到寺里挂单,自小沙弥坐起,一路做到今天住持的位置,前后已经有三十多年。
      虽然兰泉寺地处偏僻,但广真法师名声却不小,所有跟他谈过禅论过道的人都说,广真法师不仅佛学精深,还性情清幽、慧命高洁,是当世难得一见的高僧。
      名声渐渐传出,这兰泉寺就不至于断了香火。
      本来确实有中断香火之忧的,毕竟京城一带名寺很多,你兰泉寺躲在五十里开外的深山里,一般人谁去啊?
      所以对于兰泉寺的僧人来说,现在的状态挺好的,既不会断了香火,又不至于太过嘈杂,正好可以安心修佛。
      可能从这一点考虑,即使现在广真法师颇得大名,也不经常见客。
      要跟广真谈佛论道,只有预先上香火时,跟知客僧好好说过,才可能在每月月半之时,跟广真法师相见,每次还只能接待一人。
      这样的规矩,有点不近人情,但反而让人更加珍惜贵重,于是在一些富贵圈子里,都把见一次广真法师,喝喝茶、谈谈禅,当成最风雅的谈资。
      当然了,这样的名声名气,也就在小圈子里了,毕竟远离京城中心舞台,再有名气,也有限,简单说,就是“小众”。
      这一日,正巧月半,兰花岭的兰泉寺中,广真住持正在接待一位富商香客。
      广真长得有点胖,确实肥头大耳,但架不住人家气质好,放在普通人身上叫肥胖,放在他身上,就变成了有菩萨佛子相。
      今日广真相陪的,是个湖广来的布匹商人胡厚年。
      胡厚年虽然是个商人,却挺信奉佛教。
      他一个行商,风餐露宿,时不时可能遇上歹人,这让他雇佣保镖之余,也特别信奉佛教。
      毕竟一个人面对太多未知的事情时,很容易信奉这些。
      虽说有保镖,胡厚年今天到兰泉寺,拜会住持僧,可没带保镖。
      人家是有德的大和尚,你弄几个粗汉武人在身边,算怎么回事?
      何况兰泉寺的规矩很大,住持僧说接待一人就接待一人,你带一帮子保镖算啥?
      这儿铁定安全啊!
      而胡厚年身为一个商人,虽然有俩钱,也知道自己在这年月,没啥地位,连个小秀才都不如;放在平时还好,现在要见小有名气的住持僧,内心里那股子自卑劲儿,就冒出来了。
      于是,既然觉得兰泉寺佛门净地,肯定安全,胡厚年为了让自己不那么自卑,在大德高僧面前能挺起腰杆来,今天他特地穿金戴玉,身上装饰得格外好。
      那腰带上、戒指上、帽子上,凡是能镶宝石的地方,各色宝石跟不要钱似地镶上去;
      什么红宝石、绿玛瑙、紫玉髓、蓝灵玉、白珍珠、黄琉璃等等,珠光宝气,交相辉映,把一身华美的紫缎长袍,映得光彩流离、华美至极。
      当他来到寺中,和广真住持一起闲走时,胡厚年便发现,这兰泉寺中的景色,果真清幽,各色树木青苍高大,枝叶间时有鸟雀跳跃鸣叫,十分动听。
      庙中又多植花木,特别是多种芳兰,那花香跟鸟语交织在一起,真让人心旷神怡。
      在这样的庙宇中闲走,胡厚年只觉得耳目一新,感觉自己沾满铜臭气的污浊灵魂,也都被清洗得干干净净。
      光是景物已然这样,何况一路还不断听得广真法师语发幽旨,妙语连连,更引得胡厚年感觉自己超脱尘世之外,如同到了佛山仙境里。
      这一路,也不光是广真说禅。
      可能僻处深山,广真大和尚对外面的世界,挺好奇,也问了胡厚年不少事情,特别是行商的经历。
      说到这个,胡厚年可有得说了,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可能平时说话还有点顾忌,但此地僻处深山,鸟语花香,没什么人迹,胡厚年就没了任何顾忌,说得比往日任何时候都多。
      广真很感兴趣地听着,不时地微笑、附和、发问,更让胡厚年觉得心情放松愉快了。
      两人十分投机地说着话,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后山里。
      前山已然清幽,何况后山?
      胡厚年感觉愈加幽静了。
      兰泉寺的建筑其实并不多,到了后山,只修了几间亭子,亭子里都放着蒲团,显然不是普通的赏景亭子,而是供寺内僧人打坐修行用的。
      到了这里,广

第六十四章 兰风洞的秘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