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五章 奇怪的外室[1/2页]

仙长也疯狂 管平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副断裂破损的骸骨上,还留着殷红的血迹,和腐臭的肉丝,场面惨烈又难堪,绝对惨不忍睹。
      噩耗传来,不仅孔君怀痛彻入骨,哭号半天,孔、钟两家人也都悲痛欲绝。
      那钟秀兰的娘,更是哭晕过去,半天没声气,差点没抢救过来,几乎再添一条人命。
      当最初的悲痛过去,孔君怀陷入深深的自责。
      这件事,也许可以避免的。
      因为翠华一带的山脉中,之前不是没传出过闹虎灾的传闻,只不过据说发生的频率很低,大伙儿平时就没往危险上想去。
      而且娘子成行前,孔君怀也隐隐觉得,妻子一行人,有十来个,既有轿夫,也有仆从,个个身强体壮;
      那山中恶虎,即使要吃人,也该懂得看苗头、看风色,该去吃单身独行之人,怎么会找这一群人下手?
      万万没想到,孔君怀事后发现自己忽略了一点:
      猛虎之威,何等强悍恐怖?
      猛虎狂扑之际,一群人和一个人,有什么本质分别?
      人是会趋利避害的,会跑会逃的;
      猛虎一出,一群人一哄而散,留下的可不就是身娇体弱的娘子一人?
      也怪孔君怀,脑子太聪明,这个道理很快想通,便深深地陷入了无尽的自责。
      自责太深,影响甚至超过了悲伤。
      出事后的那段日子里,孔君怀最伤神,整日里郁郁寡欢,茶饭不思。
      白天可能还好些,毕竟还要强颜欢笑,不想让父母双亲担心,否则又成了不孝子。
      最难捱的是夜里。
      暗夜孤寂无人处,他看着孤枕,触景生情,最是难眠,还经常不知不觉,哗哗流泪,沾湿了枕巾枕席。
      说到这里,还真得提一下吕锦浪。
      孔君怀真得感谢自己,有这么个没心没肺、浮浪乐观的纨绔子弟好友。
      见好兄弟落落寡欢,身子骨眼见着弱下去,吕锦浪十分担心,经常登门,悉心开解,温言安慰。
      比如他说,如若孔兄弟爱妻,泉下有知,定不希望自己的夫君,整日里郁郁寡欢,伤了身体。
      那样的话,她会更加难过。
      还真别说,吕锦浪在这方面,真的很厉害,被他软磨硬泡、推心置腹地宽慰后,孔君怀还真的从悲伤自责中,渐渐地走出来。
      但很快发生的一件事,促成他今日上清凉山来。
      原来半个多月前,孔君怀在吕锦浪力劝下,终于在夫人出事后,第一次出门,逛街散心。
      本没想着做什么事,却没想到,他在街边溜达了一圈,却忽然发现了一件怪事:
      妻子遇害那天,戴的一枝簪子,居然出现在,街边一个悠闲走过的年轻女子的头上!
      孔君怀的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自己终究思念亡妻太过,以致出现了幻觉。
      但忍不住再仔细看两眼,他终于确定:
      自己没看错,不是幻觉!
      这女郎头上的发簪,正是自己新婚之后,特地为新妻定制的一枝发簪,名叫“莲鲶有鱼亭影含容耳挖簪”!
      光听这名字,就不是首饰店卖的大路货,这簪子确实是孔君怀亲自设计,赠给新婚妻子的特别纪念首饰。
      这簪子,银质,鎏金,材质不算昂贵,主要稀罕在设计。
      孔君怀满腹的诗书,不是白读的。
      这簪子,横着看,像把长柄双面斧。
      横贯的长柄,以斧面为界,一边长,一边短。
      长的那一段,附着蝶舞花间的造型。
      最繁复的是双面斧形上的图案,横着看时,上部的斧面上,雕着一座亭子,亭中有男女二人,带着一对子女,在亭中倚栏朝下方看。
      他们目光所向,就是下部的斧面了,这一侧刻着荷花、莲藕,水中还有一只鲶鱼在嬉戏,皆用点翠勾勒而出。
      没有选用常见的鲤鱼,而是用了鲶鱼,正是孔君怀别出心裁,让鲶鱼嬉戏莲叶间,谐音“连年有余”。
      上部的亭子里,父母二人带一对子女,对新婚的吉祥兆头,自不必说;
      孔君怀给这个场景取的名字,“亭影含容”,“容”字谐音“荣”,也是个好彩头。
      这样的设计,已经非常精美、别具匠心,结果在长柄的那一段末端,还做了个耳挖勺,便让这支精美的簪子,更具实用性。
      如此才合成了整体的,“莲鲶有鱼亭影含容耳挖簪”。
      所以稍微一想也就知道了,这样的簪子,当然独一无二,世上怎么可能还存在另外一支?
      还随便戴在街头偶然碰上的年轻女郎头上?
      如无古怪,绝不可能!
      当孔君怀把这事,悄悄地跟吕锦浪说时,他的声音都在颤抖。
      他惊奇,还有些惊恐。
  &nbs

第一百一十五章 奇怪的外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