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二章 被忽视的灵感[1/2页]

仙长也疯狂 管平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事情,听着下流,但其实很有用,因为,有个很关键的信息,便在这些姿势中,逐渐地明晰:
      这妖邪,是个人形……
      对斩妖除魔事来说,这确实是个很有用的信息。
      罗床的嫌疑排除,接下来便检查屏风。
      卧房的屏风,就放在罗床前五六步的样子。
      屏风横着放,用来隔开从南窗和西门方向,可能瞅进来的外人目光。
      这屏风共有四扇,以梨木细条为框架,上面裱着淡黄色的上等丝绢。
      四扇的绢面上,分别绘着四季的风景,细看是:
      春柳湖堤放风筝;
      夏荷池塘锦鲤游;
      秋月山中落桂子;
      冬风雪里伴梅吟。
      这四季的风景图,设色淡泊,观感素洁,正适合用作夫妻起居卧室中的隔断。
      有了刚才观察罗床的经验,这次云幽二女很快便判明:
      这四季风景屏风,虽有几处淡淡的妖气,但并非屏风本身发出。
      屏风的嫌疑,就这么被排除了。
      接下来,轮到查那只瓷花瓶。
      这花瓶,摆在东南墙角一张红檀置物架上。
      花瓶中,正应季地插着几支菊花,有红有黄,有白有紫,花瓣舒展,如晶莹的玉丝,十分美丽优雅。
      一看这些菊花,云幽二女便知道,不出意外,这些花枝便是从二进院子的小花园里,摘来的;
      这会儿夏金桃正在那儿,锄草松土呢。
      新鲜采摘的菊花不会有什么问题,她们把注意力,放在这只瓷花瓶上。
      仔细看,这瓷花瓶的形态,属于美人瓶,高挑,小口,细颈,微圆腹,整体苗条宛转,如同美人的身材。
      冯家的花瓶,自然也非凡品。
      这只花瓶最宝贵的地方,不是它的造型,而是它的出身——
      它正是大宋五大名窑,官、汝、定、哥、钧,其中的官窑出品。
      官窑乃是京城自置的窑厂,它烧制出来的瓷器,瓷胎薄如纸片,浑厚油润,如玉如冰。
      其釉色,主要是粉青、月白、油灰和米黄等等,其中又以粉青为上品。
      不用说,云幽二女面前这只美人瓶,正是粉青官窑瓶;
      刚才一番探察,二女已经看出来了,冯家不差钱,眼前这间卧房里的陈设,都挑贵的买。
      当然,这并不是说,冯作宾是个崇尚奢侈的人,而实在是,当今大宋的商人地位,着实不高,“穷得只剩下钱”,绝不是个笑话,而是事实。
      既然只剩下钱,那这些富商们,也只能把所有的意趣,放在花钱上了。
      毕竟朝堂庙算,不带他们,文人雅集也不带他们,上阵杀敌更不带他们,那能怎么办?
      除了多娶几个妻妾,猛生孩子,也就剩下这点大把花钱的无聊乐趣了。
      而正因为没权、没声望,他们又不敢太张扬。
      所以对外面,又要显得非常低调,来避祸。
      因此就能理解了,为啥这冯作宾家,会显得内外如此对比鲜明。
      很矛盾,很割裂。
      他家宅子门脸上,恨不得一对灯笼去年用了今年用,今年用了明年继续用,就差没直接去垃圾堆里,捡来一对别人扔的破灯笼挂上。
      但是内房中,即使只是日常的用具陈设,也极尽奢华,还不乏内涵。
      别的不说,就如二女正在查看的美人瓶,不仅出自官窑,不仅是色泽最佳的粉青瓶,它釉面上的裂纹,也是瓷纹中的最上品,号称“冰裂鳝血纹”。
      光是这种裂纹,同样的粉青官窑瓶,就比其他裂纹类型,什么梅花片、墨纹片、细碎纹,还要贵一个档次。
      往往一只冰裂鳝血纹瓶,一只能抵其他好几只,甚至十几只!
      更不用说,冯家这只美人瓶,瓶口还隐呈紫色,底足为铁褐色,正是号为“紫口铁足瓶”的最上品!
      几种上品特征,集合在一起,这瓶的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可以说,有个事实,如果让李云绝知道,他可能会很伤心:
      他眼中,冯作宾给了五十两订金,已是巨款,却依然买不来这只官窑美人瓶。
      当然了,这种事,不是这么算的。
      在商言商,这次的委托,冯作宾给出的价格,已经非常有诚意,就算他去找个灭妖人行会的二剑会员,价码也不过如此。
      五十两白银,在当今大宋,购买力相当的高,都够李云绝在寸土寸金的东京城,新租个大院子,付够近一年的租金了。
      寻常过日子,那就更不用说了,可以维持很久呢。
      说回美人瓶。
      因为已经接连排除了两个,云幽二女对这只美人瓶,抱了比之前更大的期望。
      只可惜,最后她俩还是失望了。
      她俩仔细看来看去,在冯作宾的讲解下,都快成了官窑瓷器赏鉴专家了,结果,连妖气都没找出来——
   &nbs

第一百七十二章 被忽视的灵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