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了青砖,冯宛琴看到一只油纸袋,正静静地安放在那里。
这油纸袋,散发着香气,却不是常见的那种桐油味,反而显得很好闻。
冯宛琴一时不知道这是什么油纸,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她真正在意的,是油纸中包裹了一本小册子。
她将册子捧在手心,看见册子的封面上,用隽秀的笔锋,题写着三个字:
“赠宛琴。”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再没有多余的字。
但冯宛琴的心,却仿佛一下子被什么击中,变得激动莫名!
这几天总是隐隐发堵的内心,也在这一刻豁然开朗,心情变得无比畅快轻松。
畅快的心态下,她也仿佛变得格外的敏锐,竟看出,这三个字的笔触,书写者仿佛刻意收敛了少年意气的锋芒,横折撇捺间,都透着克制与温柔。
察觉出这一点,女子的芳心,微微颤动,心情竟变得有几分羞涩。
“他会写什么呢?”
怀着忐忑而激荡的心情,她翻开了册页。
她慢慢地看,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过去。
看了几页后,冯宛琴发现,这是李云绝写的他自己,修炼法术、剑技、甚至制作符?的心得。
尤其是,他针对冰月门中的几种主要功法,写了他的改进建议。
看到这样的内容,最初,她有点失落。
但此后,她心里却只剩下满心的欢喜。
这样亲笔用心写就的书页,比什么贵重的礼物、动人的情话,都要珍贵,都要好。
看了一阵后,冯宛琴便合上册子,细心地收在怀中,然后她伫立在观星高台上,迎着天风,看向东边的方向。
天高云淡,清风纵横,山川远逝。
发丝缭乱之间,她轻轻地说道:
“谢谢你,云绝。”
雪域高山的女子,还在夜夜幽叹时,她思念的对象,却已是跋山涉水,披星戴月,赶往风涛万里的东海之滨。
星上屋,毕竟是李云绝的兼职;
何况他的主职,还屡立新功,越来越受重视。
于是这次从西域回来,得到重赏后,李云绝都来不及做自己的生意,便又被委以重任,带着星上屋的伙伴,奔赴东南海滨的两浙路一带了。
原来,近期伏魔将军府的追风司,从东南方的两浙路、江南东路一带,传来消息,说是发现,从边城崛起的圣劫教,最近竟将魔爪,伸向了富庶的江南沿海。
他们在这个地区的活动,渐趋活跃,不仅传教,还搞风搞雨。
现在两浙路的杭、越、明、台、温州一带,暗流涌动,妖异邪魅之事大大增加,要说他们和圣劫教没关系,根本不可能。
事实上,追风司已经查出,在这些邪魅之事背后,圣劫教所谓“播灾使者”的身影,若隐若现。
对妖异邪魅事本身,追风司还没那么惊讶;
他们惊讶的是,圣劫教在大宋东南沿海活跃,本身非常不符合逻辑。
因为圣劫教的教义,是典型的“灭世重生型”邪教,也有人也因此叫他们为“末日重生教”。
圣劫教最根本的一项教义是,这世界要彻底毁灭后,才能重生出一个美妙新世界。
所以他们才会有一项教派活动,献祭供品,祈祷灾劫之主再临人间。
上次李云绝在姚家后院里,就差点死在这项教派活动中。
追风司两浙路分部,对此也有了解,便觉得奇怪和难以理解。
很明显,灭世重生的教义,对边疆穷苦地区的百姓,还算有点诱惑力。
毕竟他们今生很穷,还遭受各种磨难,心里有气,正和圣劫教“掀翻桌子,重新洗牌”的理念,不谋而合。
但东南沿海,向来富庶,尤其到了宋代,都被词人赤裸裸地吹捧,说什么“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有这样日子过的人,还想着世界毁灭、末日重生?
犯得着吗?
所以圣劫教此举,非常反常。
追风司反复研判,觉得这个不合理的现象背后,肯定有很合理的可怕阴谋。
夏侯剑川,认同了追风司的这个判断,对圣劫教在江南沿海的活跃现象,非常重视。
事实上整个大宋王朝,对民间邪教都严防死守,何况圣劫教这种宣传灭世重生的经典邪教?
所以夏侯剑川真的格外重视。
为了查明此事,在李云绝从西域回来前,他已经派出多路精锐强者,前去查探。
等李云绝从西域回来,刚领完重赏,伏魔司正统领殷紫府,便直接召见了他。
殷紫府没多??拢?虻ニ得髑榭龊螅?鸵?钤凭??胄巧衔萑寺恚?巴?秸懵返拿髦莞??涸鹪谡庖淮?凡槭ソ俳痰囊跄薄
对任务本身,李云绝没啥疑议;
但当他知道,连副统领张破岳、丘人杰,也各带一批人手,先他出发,分别去杭州、越州二府追查
第二百三十七章 末日重生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