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旭日东升,奥尼镇居民起来后,听见了这边的异动,过来一看,便瞬间惊恐、哭喊、四散奔逃了!
瞧他们这模样,不知情的,还以为杀死捕奴武士的宋国凶手们,就在现场呢。
当然,他们应该惊恐,甚至,应该更加惊恐。
因为,他们之后,便会知道,大宋的报复,这才只是刚刚开始。
除了李云绝的星上屋队伍,其他的大宋高手,还有边军中的精锐,也都组成了精悍的小股突击队,跟珈兰的捕奴队,针锋相对,重点打击。
当然所有人中,还属李云绝这一路,战果最丰硕、最具有威慑力。
毕竟,他这小队,异人迭出,兵种齐全,非常团结,再加上他这个领头的,不仅能打,还智狡如狐,怎么会不战果卓著?
以至于,这一番迎头痛击潮中,李云绝的星上屋队伍,在珈兰也出了名,他本人也被珈兰的军民,称为“宋国的奎兹”——
李云绝就很不爽,觉得这称呼,太晦气、太不吉利了!
他认为,这是珈兰人的报复!
也不管出于真心、还是出于报复,总之,以“宋国的奎兹”为首的这波迎头痛击,让珈兰教廷主使的捕奴潮,就此消退了。
无论一线的捕奴队,还是在他们背后支持的珈兰高位者,通过此事,都明白了,东方的大宋,底蕴深厚,即使南疆,就算焦头烂额,也不是他们可以随便轻侮的。
想削弱宋国,急功近利是不行的,得奉行“长期主义”,做点不断侵攻、暗中消磨的事情了。
所以,“按下葫芦浮起瓢”,珈兰的捕奴运动消停了,但光明教廷侵入宋国边疆、进行传教的活动,却变得更加猖獗了。
相比捕奴,传教更属于光明神教的核心事务,珈兰教廷显然更上心。
一支支的传教士小分队,秘密穿越两国边境,专找那些大宋皇权很难触及的边缘乡镇,进行传教。
毕竟到敌国传教,这些传教小队,不仅有随行的护教军,领头的传教士,所谓的传教士队长,还都魔法高深,具备不菲的战力。
并且,作为专门对宋国的渗透传教,这些传教士队长,还会用秘术操控一种叫“白毛马鬃牛”的怪兽,随队而行。
他们号称这是光明神教的护教圣兽,对宋国民众宣称,他们的传教都有圣兽保护。
这一点就让他们,显得比其他什么云游化缘的和尚道士,更为高端,更容易欺骗底层的民众。
当然,鬃毛雪白的所谓圣兽,不仅被用来引诱,还有着威逼的一面。
一旦宋国的老百姓不配合、不信教,这些有着驭兽师之能的传教士,便放纵圣兽,蹂躏庄稼田禾,冲撞村子里的佛龛土地庙,甚至还会直接冲击老百姓住的茅草屋。
这所谓的圣兽,身形巨大,马鬃牛身,一身雪白鬃毛,头上双角向后回旋弯曲,虽然没有刺伤的能力,但冲撞起来,这朝后回旋的坚硬牛角,却是最好的冲撞器。
所以,传教小队们选随队“圣兽”,还真会选啊。
这一天,大宋西域边陲小城,肃西县,县衙前的小广场上,站满了人。
不是县官召集的。
事实上,自一个多月前,本县的沈县令外出意外身亡后,大宋朝廷还没来得及派新的县官。
肃西县的事务,现在由县丞袁弘打理。
这种情况下,临时代理的袁县丞,自不会无事生非的。
今日大太阳天底下,县衙前聚集这么多人,没别的原因,是珈兰人的传教小队来了。
传教小队的教士和护教军,半诱惑、半强迫地将县城百姓,聚集到县衙前来。
珈兰人,公然在县衙前传教,这做法太嚣张,换到中原、江南地方,肯定不行,县衙里早就冲出一队兵丁,赶的赶、抓的抓。
可谁叫这里是皇权薄弱的偏僻小县呢?
力量不足就不说了,还赶巧没有真正的主官。
而这支传教小队,名声在外,看架势也不好惹,所以这时候,无论袁县丞,还是那几个老弱病残的衙役,全都缩着头,躲在县衙里不出来,对门前广场发生的一切,只当没看见。
这样看起来屈辱、没骨气,但其实,也不太能怪他们,力量对比太悬殊,冲出来,看似维持了官家体面,但之后被珈兰人打得非死即残,反而更损朝廷颜面。
这种选择,没骨气,是肯定的,但边陲之地,自有其不同于王朝核心统治地带的运行规则。
今天这支嚣张的传教队伍,为首的传教士队长,叫“卡莱”。
卡莱有点类似那位奎兹,正是这段时间,风头最盛、最嚣张的传教队长。
能嚣张,自然有过人之处。
第三百四十五章 越境的传教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