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件似是而非的罪名,便是阿戈兰义正词严宣布,妻子媚荻,跟那个宋国人,李云绝,有奸情!
对于这信息,在场众人,反应倒不大,因为对于珈兰文化来说,女王养几个面首,不很正常吗?
没跟什么宫廷画师私通,已经算是有挑有捡,人家赛里斯人李云绝,这么厉害,女王倾心于他,不是很正常吗?
再说了,你阿戈兰这会儿义正词严、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谁不知道,你跟那个荡妇索娜,床单滚得孩子都快生下来了吧?
这事儿,谁说谁呢?
看到这反应,阿戈兰倒也不意外,毕竟,其实连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他真关心媚荻跟那宋国少年有一腿?
根本不。
偶尔想起来,只作为更增自己与索娜私会时的情趣而已。
这时候大声说出来,只不过为了在大义上,占据制高点吧。
毕竟揭穿这个,有两个好处呢:
说给国民听,有利于打击媚荻刚刚变得如日中天的声望,毕竟老百姓的道德水准,可比贵族老爷们,高多了;
另一方面,也是在跟现场的臣子们暗示:
“你看,虽然我跟索娜不清不楚,可媚荻也没好到哪儿去,咱两个半斤八两。”
“甚至,我跟英明神武的金血女王,一个德行,你们不觉得,我很可能,在其他方面,也跟她一样英明神武?”
阿戈兰也真是荒唐,就这事,他也像前些天宴会厅跟李云绝敬酒一样,怀了蹭热点的心思。
至于其他很多罪名,甚至还有虐杀小动物的,就完全是子虚乌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阿戈兰处心积虑之下,派多年豢养的死士亲信,偷袭了毫无防备的媚荻。
威名赫赫的金血女王,就此被抓住。
此后她被押回到珈兰城,关到大狱中。
形式急转直下。
重掌大权的阿戈兰,清算女王势力不说,还全国通缉李云绝及其“同伙”——
在通缉令中的,阿戈兰毫不犹豫、不知羞耻地,称李云绝为“女王奸夫”。
听闻这消息,媚荻在狱中表示,落到今天这一步,她什么都不后悔,唯一后悔的是,她连累了李云绝。
国王阿戈兰,听到狱中官吏传报来的女王言语,便猛地一拍桌子,大吼:
“还说不是奸夫?!”
大吼之时,他内心得意,心说:
“媚荻,原来你也不怎么样,居然配合了我的污蔑,哈哈,哈哈哈!”
阿戈兰,确实不是一无是处,在珈兰国中,其实女王党势力很大,所以他才出其不意,用“擒贼先擒王”,把女王下狱,打开了局面。
蛇无头不行,正因为魁首下狱,女王党的各路势力,都举棋不定,不敢轻举妄动。
即使如此,阿戈兰还是内心惶恐。
他深知自己,以前过于流连花丛,疏忽朝政,以至于除了尤里等寥寥几个酒肉朋友,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政治盟友。
于是,他不惜违背自己世俗王权的立场,在将女王下狱的同时,就已经派心腹使者,去找光明大主教乌思坦安。
不出意外,国王与教廷,合流了。
按理说,阿戈兰其实更应该去找媚荻的政敌,前护国公爵奥瑞曼的。
但出于同类相斥的原因,阿戈兰,最终还是选择了教廷。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最应该是女王死对头的教宗大人,乌思坦安,在跟国王合流后,却建言国王,不要对女王余党轻举妄动。
他说,女王手腕厉害,经营了这么些年,其党羽在珈兰国中,不知凡几。
此番政变后,要是真急着对他们下手,哪怕是剪除了浮在水面上的那几个大女王党,那不知潜伏在水面之下的,还有多少。
万一这部分势力,哪天突然发难,恐怕国王跟教廷,都难以抵挡。
所以,不如勒令各地贵族,出兵攻打东边的宋国,这样才是一个转移国内矛盾的妥善之举。
如此一来,哪怕是女王党羽,也一时安心;
同时去宋国攻城略地,抢夺财富,大家都有所得,便一时息了愤恨之心,反而更加支持国王了。
听得乌思坦安的建言,阿戈兰觉得每一个字都说到他心里。
当然他听得这么顺耳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确实有道理,另一方面,他内心,始终对女王,怀着深深的恐惧,他真的不想,跟女王的势力,硬碰硬。
“以后慢慢剪除吧,不急在一时。”他安慰自己。
乌思坦安的建议,确实说到阿戈兰的心坎里;
更何况,最后,乌思坦安还代表光明神教,许诺不仅圣光骑士团,参与对宋作战,还会授权国王,将这次侵宋之战
第三百六十二章 我和她是清白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