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章 隋炀帝初闻李世民[1/2页]

瞎眼五年,杨广统一欧洲了? 颜控小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早朝过后,隋炀帝等人自然又来到了叶秋的草堂,开始听课。
      叶秋继续上节课没讲完的内容,继续讲了起来。
      “以短命王朝开创千年功绩,这是我对隋朝的评价。”
      叶秋用这样一句话拉开课堂序幕。
      “上次我说了,隋炀帝改良科举制,打破门阀垄断。”
      叶秋详细讲解起隋炀帝的功绩。
      “这件事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当时的贫民百姓也能通过读书的方式入朝当官。”
      “更重要的是,让华夏人明白了一件事: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
      “直到几千年后的现代,这一点也依然被无数人牢记!”
      “这让华夏子民的整体文化素养得到了提高,整个华夏文明的社会进程也加快了不少!”
      群臣听后微微一惊。
      杨广脸上则露出满意笑容。
      王朝覆灭,却能影响千年。
      纵观历史,有几位君王能做到?
      “还有就是修京杭大运河,这可是实打实的好事,功在千秋,利在万古!”
      “这条运河,承担起的可是统一战争的运输线,生命线,而不是什么旅游专线!”
      提起京杭大运河,叶秋赞不绝口。
      这次从军事角度,解读大运河的作用。
      听得靠山王杨林点头连连。
      知音难觅,叶秋还是第一个点明大运河对南北战争的作用的文人!
      “最后就是隋炀帝开疆辟土的功绩。”
      杨广闻言,来了兴趣。
      评价一个皇帝,开疆辟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毕竟,守江山难,打江山更难!
      “隋炀帝可不得了,公元609年,他亲率十万大军,出征西域,重新打通因汉末以来未能互通的丝绸之路!”
      “光这一点,就让他几乎能与汉武帝刘彻相提并论!”
      叶秋接下来的话让杨广很是受用。
      把他跟汉武帝放一起比较,他并不觉得有辱。
      反而心中升起骄傲。
      “他出兵吐谷浑,打得多个王朝都头疼不已的吐谷浑俯首称臣,震铄古今!”
      叶秋转过身去,在黑板上画了个大致路线。
      将一些细节标注出来。
      直观而清晰的将杨广的行军路线展现出来。
      看得在场不少皇家子弟轻呼出声。
      这么远的路线?
      走一遍都很困难。
      皇上居然是亲自带兵一路杀过去的。
      “要是杨广能多活几年,说不定连整个西域都能打穿。”
      画完路线图后,叶秋显得有些意兴阑珊。
      “可惜啊,宇文化及那个孙子,把隋炀帝给阴了!”
      “那请问先生,隋炀帝死后,隋朝是何光景?天下又当如何?”
      杨广斟酌着开口询问,有些期待,也有些紧张。
      接下来回答,他其实不是很想听。
      可是,不听也得听!
      不趁现在问清楚将来的事,更待何时?
      “隋炀帝死后,宇文化及那个奸臣篡位登基,大肆敛财,残害忠良!”
      “天下起义的各路义军,也真正达到了顶峰,几乎全国都有起义军,百姓民不聊生,可谓天下大乱!”
      叶秋的回答,跟杨广心中所想无二差别。
      “那请问先生,这些造反声中,哪些势力的声音最大呢?”杨广看似随口一问。
      心里面却有自己的小算盘。
      能在乱世起义的,都是一方豪杰。
      如果自己提前知道有哪些人,岂不是可以尽数招揽,为我所用?
    

第三章 隋炀帝初闻李世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