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对叶秋的回答很满意,他转头看向其他的臣子们:“各位,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众臣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大部分人都支持杨广的决定。不过,也有些人表示担忧,他们担心西进会消耗大隋的人力物力,而且西部地区的战事可能会影响到大隋的稳定。
杨广听完了所有人的意见,他又问叶秋:“叶先生,你对这些担忧有何看法呢?”
叶秋深吸一口气,开始回答:“陛下,这些担忧的确存在。但是,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而且我们已经拥有了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条件。我们有最强的军队,最先进的科技,最快速的通信手段。我相信,只要我们谨慎行事,就一定可以成功。”
杨广对叶秋的回答非常满意,他站起来,高声说道:“好,那就听叶先生的话,我们大隋要向西进军,开疆拓土!”
宫廷里,众臣纷纷起立,齐声回应:“听陛下之命!”
在军情处,收发报机的灯光闪烁得更加频繁。平日里,军情处的工作人员可以有些闲散,甚至有空来悠闲地喝茶、闲聊。但是现在,每个人都严肃而忙碌,他们的手指快速地敲击着收发报机,将政令迅速地向四方传播。
电报的声音像是在打鼓,节奏有力,每一个声音都是军令,都是权威。短短的几个小时内,这个小小的房间内传递出的电报就比过去一周的总和还要多。
各地的基层政府接收到信息后,也开始迅速地行动起来。有的地方开始征粮,有的地方开始征兵,有的地方开始买马,甚至还有的地方开始制造战车和武器。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军令如山,这是大隋的准则,无论是最高级的将军,还是最普通的士兵,无论是皇城的高级官员,还是边疆的小兵,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不能有任何的懈怠。
在这个时候,大隋的军事机器已经开始全速运转,任何的杂音和噪音都被压制在了最低。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这一次西进的行动上。
郝大山正坐在村头的大树下修理自己的锄头,阳光照在他健壮的背上,皮肤闪着健康的光泽。他的眼角突然瞥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村里的驿站小二,手里拿着一张公文,他立刻停下了手中的活。
村子里的人们纷纷围了上来,驿站小二大声读着公文,那是朝廷下达的征兵令。听到这个消息,郝大山的心跳瞬间加速,他早就等这一天了。
上次想要入伍,还是大隋想要对突厥发动灭国战的时候,可那时候国家并不需要他这样的农民兵。现在,他却听到了自己内心深处期待已久的呼唤。
他激动地站起来,眼中闪烁着热血的光芒,像是看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未来。他高声地喊道:“我!让我去!老子上一次要入伍都没人要,这次我一定要建功立业!”
第一天的训练开始了,郝大山和其他新兵一样,被引入了军械库。这里堆满了各种兵器装备,他们都是新式的,让他眼前一亮
第二百一十五章 向西进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