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外壳是不锈钢制作,里面有内胆,可以烧煤球和木炭。
      制作简单,没什么技术含量,一眼就能望到底。
      关俊祥来回翻了几下,赞叹道,“小巧精致,只是如果烧柴火、木炭的话,岂不是要持续填草料?”
      黄贺又让项羽搬来几块蜂窝煤,“这是咱们自己煤矿开采出来的煤炭,加工制作而成的蜂窝煤,燃烧时长可达一个小时,如果封闭炉门,完全可以保证一个夜晚不会熄火。”
      “用这种蜂窝煤,搭配炉子,一天只需要10块蜂窝煤。”
      古代,冬天取暖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为什么古时候人的寿命普遍较低,除了饥饿、疾病、灾荒外,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冬天的供暖跟不上。
      即便到了现代,冬天也是许多老人的鬼门关。
      大街上的流浪者,冻死者比比皆是。
      远的不说,十年前,黄贺在滨海市大学读书的时候,校门口的地铁站里面,每天都能看到乞讨者穿着单薄的衣裳,或者只盖着一层薄被子。
      白天还能看到人,可到了晚上,这些人无家可归。
      有个拾荒的老头,黄贺还给过他几个空掉的矿泉水瓶子,可一个冬天过后,黄贺便再也没有见过这个老人。
      或许是回家了,或许他再也回不去家了。
      所以为了骊山的百姓、军士不出现非必要性的非战斗减员,黄贺就把蜂窝煤炉子给搬了过来。
      “怎么的煤矿可不仅仅能用来炼钢,给百姓提供过冬取暖,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
      “大仙英明!”
      “大仙仁慈!”
      “大仙万岁!”
      钢铁厂的众人看向黄贺的眼神都变了,多了一分崇敬和敬仰。
      什么是一个好的君主,只有把天下百姓的苦难都放在心上,把穷苦百姓都当成兄弟姐妹的,才是一个仁慈的君主。
      项羽:学到了,学到了。
      琼英:这就是我选的夫君吗?果然是仁义呢。
      四娃:大仙果然是大仙,不忘初心啊!
      关俊祥动容,深深的鞠了一躬,“敢不为大仙效死!”
      黄贺笑着扶起他,“这样的炉子,你觉得能日产几何?”
      关俊祥思索了一会,沉声道:“此物件最重要的,并非外部的钢铁部件,而是内里的炉胆,只要炉胆造的好,外部的钢件一日就可以造出。”
      “无非是铸模子罢了。”
      黄贺对于技术上的东西不是很懂,但是这种并不需要高深技术的蜂窝煤炉子,普通人也能看得出来。
      “我会让韩谈过来,跟你们对接。”
      骊山虽小,工业体系却已经建立了起来。
      从原材料的矿山,到加工环节的工厂,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工业流水线。
      关俊祥笑道:“如果能得到陶俑厂的支持,我敢保证,一天出厂一百个,是没有问题的。”
      黄贺摇摇头。
      关俊祥心中一紧,“大仙,您是对我们的产能有意见?”
      “不是有意见,是有问题。”
      黄贺作为骊山的总负责人,看问题的高度自然不会跟这些普通工人一样,他要着眼的是整个局面。
      “这样,你从钢铁厂的工人里面,挑选几个能力过硬、

351 烧水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