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卷二:初入星系第41集:能源储备规划[2/2页]

蓝星文明的星际征程 书荒道无止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首先,成立专门的能源采集小组,由孙岚带领生态团队提供行星环境信息支持,配合工程团队。
  再次奔赴之前发现能源矿石的星球,运用最新研发的开采技术,进行大规模能源矿石采集。
  同时,李阳负责组织技术力量,对飞船的太阳能收集装置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目标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将太阳能转化效率提高至少
  30%。
  为了确保能源的合理使用,赵阳提出了一套严格的能源配给制度。
  根据各团队任务的优先级与紧急程度,精确分配能源额度。
  例如,对于维持生命的生态系统、关键的导航与通讯设备,给予最高优先级的能源保障;
  而对于一些非紧急的科研实验项目,则在能源充足时才安排进行。
  此外,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能源危机,还决定在飞船上增设多个小型应急能源储备舱,储备一定量的高能量密度燃料。
  这些储备舱分布在飞船的关键部位,一旦主能源系统出现故障,能够迅速启动,为飞船提供基本的运行动力,争取抢修时间。
  在讨论过程中,王猛从军事战略角度提出建议:“在执行能源采集任务时,我们必须做好周全的安全防护。
  宇宙中充满未知,随时可能遭遇陨石撞击、能量波动等危险。
  军事团队将提前部署防御措施,确保能源采集小组的安全,避免因意外导致能源采集任务失败甚至人员伤亡。”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让大家意识到能源储备规划不仅仅是技术与资源管理问题,还涉及到全方位的风险防控。
  随着会议接近尾声,赵阳对整个能源储备规划进行了总结:
  “各位,这份规划承载着我们后续星际探索的希望。
  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密切配合。
  我们既要勇于开拓新的能源获取途径,又要精打细算地用好每一份能源,确保飞船在浩瀚宇宙中有足够的动力前行。”
  会议结束后,各团队迅速行动起来,按照规划各司其职。
  能源采集小组紧锣密鼓地准备出征物资,工程团队则日夜奋战在太阳能装置改造一线,科研团队持续优化开采与能源转化技术。
  在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飞船的能源储备逐渐得到改善,为未来的星际探索之旅注入了坚实的动力,向着太阳系更深处稳步迈进。

卷二:初入星系第41集:能源储备规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