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章 萧懿[1/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从作坊出来,杨易提着一只鸡和一筐鸡蛋,去看望周道维。去双山前,他们经常串门,一般都是周道维一家子去杨易那里窜门,蹭吃蹭喝。有朋友来了高兴,杨易也不计较,好吃好喝招待。搬去养殖场后,杨易就很少回城,也没看到周道维了。
      周道维和几户人家合租了一个院子,都是辽东逃难过来的。周道维一家就住一间厢房,夫妻俩和两个孩子一起,显得拥挤。
      见到杨易到来,周道维显得有些尴尬。落魄至斯,来个熟人都不知怎么招待了。杨易理解,拍拍他的肩膀,"周兄是暂时龙游浅滩,他日必有封侯拜相之日。随意就好,不必拘谨。"
      "倒是让清华见笑了,来来,坐坐"周道维搬着板凳到院子里。
      周道维老婆给沏了壶茶,热情的接过杨易带来的礼物。两个孩子看见了鸡蛋,双眼冒光。但很有礼貌,给杨易鞠躬,"谢谢杨叔叔。"
      杨易由衷的喜欢这样有教养的孩子,给一人一个红包,各包了半两银子。周道维见礼太重,想要推辞。杨易摆摆手,"这俩孩子彬彬有礼,我是真喜欢,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少了营养。小弟现在虽非富贵,却也小有家业,周兄不必推辞。"
      在父亲默许的眼光下,俩孩子欢天喜地的接了过来。
      "周兄,现在做什么营生?"
      周道维叹口气,“前些日子给一大户人家做教书先生,过年的时候,他们把孩子送到了京城上学,为兄也就赋闲在家了。"
      杨易笑道,“小弟在双山镇办了个养殖场,也需要会识字算数的人,周兄考虑下,可以暂时到我那里做事,以后有更好的路子,随时可以离去。”
      周道维犹豫了,自己一介秀才,好歹做过衙门的师爷,做个教书先生不丢脸,如果去给养鸡场做管账的,以后传出去,脸面挂不住。虽然落魄至斯,但是骨子里那点读书人的高傲还在。
      杨易本是一番好意,见他吞吞吐吐,明白他的心思,不由暗叹,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都快揭不开锅了,还磨磨唧唧的。本想说出月钱二两银子的和包吃包住的诱惑条件,但转而一想,这样反而有些尴尬。杨易需要一个稳定踏实,兢兢业业的人,不想勉强留住一个人。"这样吧,周兄先考虑考虑,找找别的营生,实在不行就过来找我。"
      周道维有些不好意思的点点头。
      这时,同院子的一个中年男子过来了,看模样也是个读书人。有些瘦削,但两眼有神。一袭青衫,干净,不过上面有好几个补丁。
      "周兄,今日有贵客啊!"来人礼貌的拱手行礼,杨易和周道维赶紧还礼。
      "来,一起坐。"周道维热情招呼,介绍道,"这是杨易小兄弟,字清华,也是辽东逃难来的读书人。城中的雪糕就是他经营的。"转而又对杨易道,"这是辽东逃难来的萧懿兄,字文山,也是个秀才。"
      "哦,原来雪糕是杨兄弟做的,真是了不得,我儿子经常回来吵着要吃雪糕,可是囊中羞涩,总是不能如愿。"中年男子感慨道。
      见他说话不卑不亢,杨易对他好感大增,"都是为了糊口饭而已,不过现在天冷,没有做雪糕了,待天热时,做了出来请兄台和孩子尝尝。"顿了下,"小弟虽然也曾读书,可是没有来得及参加院试。如今沦为商贾,?G读书人的颜面,望兄台不要见笑。"
      萧懿摇摇头,"小兄弟此言差矣,读书人也要生活,要养老抚幼。只知书中颜如玉,不识五谷杂粮,也不过是书呆子而已。读书人不止是要理想修身治国,也要能养家糊口。难道我们不能为朝廷录用,就要饿死不成。我倒是羡慕小兄弟,能放下读书人那虚伪的面具,直面真正的人生。"
      杨易从史书中知道这个时候的读书人极好面子,读书成为了职业,不乏范进这样的悲喜人生。萧懿的话,很合他的胃口。生活都不能自保,谈什么都是空中楼阁。读书要经世致用,更要能屈能伸。
      周道维听了,脸微红。心里有些不服气,你也是秀才,在永平逃难的时间都好几年了,不也是穷得叮当响吗?让你去养鸡场做书吏,看你去不去。"文山兄,清华兄弟在双山镇开办了养殖场,正好缺个账房师爷,不知道文山兄愿意去否?"
      杨易本来想请周道唯去,一来大家有旧,二来也算扶持他一下。不过看他犹豫,现在又主动介绍别人,想来他是不愿意来了。萧懿也是个秀才,他能来倒是好事。连忙道,"小弟确实需要能识字会算数的账房师爷,以后如果另有路子,随时可以离去,萧兄可以考虑下。"
      萧懿其实早就偷听到了他们的谈话,见周道维不愿意去,所以就自己来谋取机会了。萧懿非常干脆,"崇祯四年,大凌河战败,我带着家人逃难至此,营生时有时无,一家人生活艰难。作为男人,心里愧疚。既然杨兄弟愿意招揽,为兄就不矫情了

第47章 萧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