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两日后,孙传庭就带着结案陈词入宫觐见。
      崇祯翻阅着孙传庭的案情奏章,脸色阴晴不定。
      孙传庭讲述着案情,“启禀陛下,此案并不复杂,起因是周世峻胡作非为,欺辱良善……仗着家世行无法无天之事,蔑视朝廷,视若儿戏……周世峻在围殴杨易的过程中点燃了仓库,是有意还是无意,臣无从判断,杨易也有引诱之嫌,但火把确实是周世峻亲手带进去的,目击者有朝廷官吏,有周家家奴等,人证物证俱全……杨易害怕周世峻报复逃遁。在逃跑中挟持左良玉将军,又同东厂发生冲突,引诱东厂同曹变蛟奔丧队伍火拼。其残部欲救杨易,袭击东厂差役……杨易关押期间,有人曾经威胁其顶罪……”孙传庭还原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只是在对杨易引诱周世峻放火的细节轻描淡写而过,多少还是偏袒了杨易一点。
      “好了,别说了,朕知道了。”崇祯摇摇手。
      “臣必须要说,”孙传庭昂着脖子,“姑且不论此案,但是京师官宦子弟多飞扬跋扈、欺男霸女,百姓苦之久矣。长久下去,恐失民心。臣斗胆建言,严厉约束官宦子弟为非作歹,个别子弟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崇祯默然不语,京师富贵子弟飞扬跋扈的事情早有耳闻,只是他一直觉着这些不过小节而已,也并没有放在心上。而周延儒的儿子竟然敢冲进衙署捣蛋,不管别人引诱也好,激怒也罢,都是严重过错,看来必须要整顿一番了。
      但面对此案,崇祯又有些纠结,周延儒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如果因为他儿子的过错,把他贬了,就没有得心应手的人了。
      崇祯把目光转向旁边的次辅温体仁,“温爱卿看如何处理?”
      温体仁干咳一声道,“子不教父之过。听闻周世峻在京城历来飞扬跋扈,欺男霸女,实在有损朝廷名声。微臣以为身为朝廷栋梁,当身正律己,爱民如子,也要约束家族子弟。而如今朝中权贵子女,多为纨绔,常有祸民之举,朝廷当重视,警告……至于周世峻冲击衙署、火烧天师庵,此案可大可小,说其为谋逆不为过,说其为游戏无心之举也可。全赖圣上独断!”
      说跟没说一样。崇祯很是无语。
      这时,太监传话,“陛下,首辅大人求见。”
      “来了,正好,这事看他怎么说!宣。”
      周延儒一脸憔悴的进来磕头行礼,头发和服饰有些凌乱,声音沙哑!
      “玉绳怎会如此憔悴,是否劳累过度!”崇祯一脸惊讶。
      “臣有罪,本无颜面对陛下,但是陛下对臣有天高地厚之恩。臣思来想去还是来见陛下最后一面,请陛下罢臣首辅之职,治臣之罪。”周延儒一把鼻涕一把泪。
      “周爱卿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处理政务游刃有余,朕倚你甚重,尔何故说出此话,朕还需要爱卿为朕分忧呢!”
      “臣教子无方,臣妻宠溺犬子,导致吾儿世峻不思进取,整日游手好闲。以至于误闯衙署、手下奴仆失手火烧天师庵,闯下滔天大祸。”周延儒老泪横流,用衣襟抹试,“正妻钱氏乃微臣之糟糠,膝下独子,臣不忍心她失子悲痛。乃唆使他人威胁杨百户,欲让他替儿顶罪。臣自知罪孽深重,只恳请皇上宽恕吾儿世峻,臣愿意为儿顶罪。”说罢,周延儒跪地磕头。
      崇祯默然片刻,“爱卿伉俪情深,爱子心切,朕深以为然。然儿子乃犯大罪,必受惩戒。朕无意牵连,爱卿当宽心。但身为首辅,不以身作则,欲胁迫他人,有辱斯文……念在你护犊情深,罚俸一年!至于令郎……行为乖张、品行不端,念其年幼无知……服徭役三月,磨炼下筋骨,以后务必好生管教。”崇祯终究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微臣谢陛下隆恩!”从宫里退出来,周延儒嘴角露出一丝诡笑。这种处罚真是太轻松不过了。说是服徭役,首辅的儿子,哪个官员敢真的让他干苦差事。
      崇祯虽然是皇帝,但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和人之常情。崇祯表面严厉,也有柔软的一面。
      崇祯非常看中伦常。为人孝者,必为忠诚。历史上,杨嗣昌能够得到崇祯重用,就是因为他很孝顺,愿意为其父顶罪。同样而言,能够不弃糟糠之妻者,崇祯也认为必是个好臣子。周延儒就是看清了崇祯这一点,以退为进,绝地反击。果然,仅仅只是罚俸而已。
      当然,这也是周延儒的无奈之举。原本勾结东厂欲快速将案办成铁案,结果功亏一篑。今日得知孙传庭已然结案,周延儒知道无法善了,不得不认错。没想到崇祯轻轻放过,周延儒能不窃喜吗!
      温体仁心中叹息,崇祯对周延儒的这份恩宠无人能及。幸好自己没有贸然出手,否则偷鸡不成蚀把米。看来要想将周延儒拉下马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孙传庭也在心中叹息,法不从严,国之祸也!
      崇祯在御书房宣召了李若链,将孙传庭的结案奏折扔给他。
      “你看看,你看看”崇祯一脸怒气,“这就是你的好部下,拒捕、挟持将军逃遁,引诱东厂同边军火并

第74章结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