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3章卢像升审案[1/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师爷被杨易一个耳刮子扇得半边脸肿胀。
      “不入流的玩意也敢在正六品武官面前狂吠,”杨易抖出官威,“押起来,好好审讯一番,是否要谋逆造反!”手下亲兵迅速将师爷绑起来,师爷出言不逊,被秦双连续几个耳刮子给扇老实了。
      明朝典型的重文轻武,武将看似品级高,就是被文官欺负的份儿。除了立国之初的武将有点实权,越往后越没地位,两百年下来,大多卫所的百户千户就演化成农民了,土财主而已。武将之所以没地位,是因为各项命脉被文官掐死。
      杨易则不同,别说什么粮饷,连一分俸禄都没有拿过,甚至连在哪里领俸禄都不知道。全靠自己维持。爷不求你,有底气!
      通判大人的脸子?G尽了,恼羞成怒,“小小百户竟敢如此猖狂,你们指挥使见了我还要点头哈腰的。非要治你大不敬之罪,都给我上,将这目无王法的东西给我拿下!”
      衙役们听到通判大人的命令,又看到对方的威风,犹豫不决。
      丁通判见衙役们都不敢上,气急败坏,"不听命令的,回去后全部滚蛋。"
      怎么也不能没了饭碗啊,做衙役多好,没事可以欺负欺负老百姓,多威风啊!没了饭碗只能被别人欺负了,在几个胆大的衙役带头冲击下,所有衙役拿着大刀棍棒冲了过来。
      侯成恨极了衙役,带着已经列好队的护卫们严阵以待。很多员工们也拿着长棍短棒,随时准备支援自己人。
      "反贼冲击军事重镇,给我狠狠的打!"杨易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大帽子扣过去再说。
      "杀杀杀"护卫们列着军队战斗队形,举起长枪大刀,踏着整齐的步子,带着怒吼压了上去。
      丁通判气的咬牙切齿,居然反诬自己是反贼,妈的,骂老子是贪官,老子还认了,怎么能骂我是反贼呢!“黄口小儿,休要张狂。”
      散乱的衙役,怎么可能是按军队训练的护卫们的对手。护卫队整齐的队形,带着杀戮之气威逼而来,衙役们双腿打颤。
      有些衙役抱着侥幸的心理往前冲,衙役是官府的代表,杀衙役就是造反。以为护卫队不过是虚张声势,不过很快他们就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护卫队按照侯成教的,冲,刺,挡,杀的步骤碾压过去,片刻功夫就将前面的衙役击溃。
      “死人了!”衙役们崩溃了,四散而逃。不管能不能保住饭碗,先保命要紧。
      丁通判是坐轿子的,此时轿夫们都跑了,不得不才放下自己的身份,连滚带爬的跑,完全顾不上官员的体面……
      把丁通判虽然赶走了,杨易还是有些担心,公然对抗官差,会不会被扣上反贼的帽子。
      倒是萧懿轻松,“东家不必担心,他们是官,咱们也是官。这年头,军队和衙役打,边军和卫所兵打,民团和士兵打,屡见不鲜。他要说咱们造反,咱们也可以说他们谋逆,大不了打御前官司……想必上官也不会想把这事闹大……”
      有官身就是好,哪怕芝麻大的官,也是体制内之人,产生矛盾也是内部矛盾,多大点事,大不了花费些银子。杨易心里有底了,“萧兄,你对处理这些麻烦有经验,带点银子去府城衙门走动走动……”
      “诺!”
      永平知府徐知远得知此事暴跳如雷,“小小武夫暴虐张狂,焉敢欺凌文官,抗拒王法,大逆不道,藐视朝纲。必严惩不贷!"徐知府定性比较严重,座下的文官们纷纷附和,支持知府大人的英明决断。
      不过,对于丁通判和衙役的德性,徐知府自然心知肚明。大明立朝以来,以文驭武。虽然徐知府也看不惯丁喟的所作所为,但那是文官自己内部的斗争。决不能让武人爬到文官的头上,这是所有文官们的共识。
      但徐知府也有策略,没有将此事上报,毕竟发生在自己辖区内,难免逃不脱玩忽职守之责。于是,发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件给永平卫所指挥使,要求严惩杨易。然永平卫指挥使轻笑一声,“……不就揍了几个衙役么,多大点事。”这年头这种事还少了么!加之收了杨易的银子,更不可能当真。于是回信道,杨易已经调往密丰卫,不归永平卫管辖,无权处置。信尾不忘提醒,前几年调拨卫所的钱粮还有很多没给呢……
      徐知府收到信件,气得胡子乱颤。然后着手给密丰卫所写信,谁知下人来报,密丰卫没有指挥使,只有杨易一个百户所

第93章卢像升审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