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3章孤军入草原12[1/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多铎灰头土脸的赶到车队,见车队的金银细软被劫走,尤其是自己的亲王仪仗,金色大囊遗弃在地,气急败坏,大骂不已。
      大意了,太大意了,多铎懊恼。本想歼灭这股明军,谁知偷鸡不成蚀把米。幸好,林丹汗的遗孀还在,不然真没法回去给大汗交代。
      李率泰提醒,“殿下,他们卷走了金银,不会跑得快!”
      那么多金银想要带走真不容易,多铎目露凶光,咬牙切齿,“追,本王要将他们一个个剁了!”
      金军追出没有多远,就看见明军严阵以待。明军阵型严整,居中的是五十重甲骑兵。
      看样子,明军是要决战了。多铎命令全军整顿队形,缓缓前行。
      没错,杨易准备正面对敌。经过刚才的一系列“花式动作”,己方士气高昂,鞑子士气低落。己方人多,而且有一支重甲骑兵,足够正面同多铎一决雌雄。将多铎的人头带走是所有明军将士挥之不去的“诱惑”,加之要掩护带走金银的李大海,所以,杨易决定正面对决。
      多铎也冷静下来了,谨慎的盘算着对决的得失。因为他发现这支明军的战斗力超出了他的意料。即使这支明军战斗力强,他也不认为能强过自己的手下,哪怕对方人数多,他也不认为自己能败。
      金军在缓行中逐渐形成了战斗队形,两翼突出,明显是要避开对方中路的重甲骑兵。
      杨易下达着各种战斗指令,全军屏息以待,只待主将一声令下就冲出去。
      杨易举起右手,正要下达前进指令,张成急马而来,赶到杨易身边,气喘吁吁的汇报,“不好,西边有鞑子大军赶来,不下万骑!其先锋上千骑,离此不过二十里了!”
      众将心情一沉,不用说,赶回来的是多尔衮率领的鞑子西征大军。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他们只有被碾压的份儿,任何投机取巧都没有用。
      黄得功咽口水,“可恶的多尔衮,故意用多铎做诱饵,将我们留下!”的确,本准备撤退的杨易,也经不住鞑子一个亲王头颅的诱惑,结果陷入了多尔衮的陷阱。
      杨易果决道,“撤!”
      关晟急了,“不可,阵前撤退会形成溃兵,不用多尔衮,就是多铎就能收拾我们!”
      周遇吉也道,“不能撤,事已至此,就跟多铎死磕到底,杀一个是一个!”
      “即使溃兵也能有不少兄弟们活着回去,死战,一个人也活不了!”如果对决多铎,肯定会被随后赶来的鞑子包围,全军覆没。在杨易眼里,这种死战没有意义,大声喝道,“能活一个是一个,听我命令,全军撤退,所有棉甲脱掉!”
      一声令下,明军后队变前队,开始有序撤离。包括重甲兵在内,所有人将棉甲卸掉,开始轻装大撤退。
      什么情况,阴谋诡计?多铎懵了片刻,迅速反应过来,“他们要跑,追!”。这支明军在草原上,早就练成了“逃跑神功”,又是轻装,自然不是多铎能追上的。
      想逃?没那么容易。马不停蹄的多尔衮得知明军逃跑的消息嗤之以鼻,分兵数路加速追击,自己亲领一路直接沿着长城行进,欲包抄后路……
      生死时速,明军开启夺命狂奔时刻,即使休息也是人不卸衣,马不离鞍。越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跨过了一条又一条河,只有一个信念,回到长城。一些受伤的士卒因为长途奔袭,伤势极剧恶化,倒在了撤退的路上。杨易不能有半点犹豫,连他们的尸首都没有时间掩埋,虽然身后看不到鞑子追兵的身影,但他有种预感,鞑子已经布下天罗地网,必须要以速度冲出敌人的包围网。他要带着更多活着的将士们回到长城内,也幸好有手下绘制的精确地图,少走很多弯路。
      巍峨的山脊上,长城连绵起伏。
      数日狂奔,远征的勇士们终于看见那熟悉的长城。长城是他们的向往和寄托,从没有这一刻,他们那么渴望长城,那是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信仰。
      杨易骑在马上气喘吁吁,汗流浃背,马儿打着响鼻。只差最后一步了,就能回到长城的怀抱,长城那边是家。然而,这一步没那么容易跨越。明军将士们看见地平线上烟尘笼罩,烟尘中,八旗正白旗的旗帜若隐若现……
      明军士气大挫,长途奔袭没有任何辎重,连盔甲都没有。
      一个牛录的金兵先锋已经很近了,大有狼入羊群之势。
      作为主帅的杨易没有任何犹豫,“勇卫营的兄弟们先撤,猛虎营为你们殿后!”全军撤退是不可能的了,必须有人殿后。名义上他是主将,但勇卫营实际上不受他的管辖,虎头山一战,他们已经帮了很大的忙,否则猛虎营早就覆灭了。自己身为主帅,如果率先逃跑,全军必遭灭顶之灾。于情于理,他只能殿后。
   

第123章孤军入草原1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