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范景文道,“能让天子敬畏之时,就是粉身碎骨之时。古往今来,能威胁天子的大臣有几个能得善终?”
“不,那是因为他们不够强大!”张溥近乎嘶吼起来,“我们要强大到皇帝连动下臣子的念头都不敢有!”
范景文冷眼道,“莫非你想篡位?”
“不”张溥语气坚定,恢复了往昔的神采,“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天下不能以一人而理,应由天下人共理,才能避免以一人之好恶而定天下之兴衰!唯如此才能跳出华夏千年轮回之怪圈!”如果杨易听到这番话,肯定会击节赞叹,后面的顾炎武、王羲之等思想大家都受其影响。在君权至上的明末,不得不说能看透历史迷雾的唯张溥一人。奇才也,怪胎乎!
“我张溥无需篡权,也不屑篡位。”张溥接着道,“但皇帝不能一言定人生死,也不能一言而定天下大政,臣子也无须看皇帝脸色行事。”
“没有君臣纲常,天下必乱,何来治理?”范景文赞同张溥天下为公的观点,但接受不了臣子与皇帝平等的观点!
“有夏以来,皇帝主宰天下数千年,昏聩之君何其多也!再过几千年也不过是多了几道轮回!为何就不试试呢!”张溥受历史的局限性,一时也提不出明确的纲常和方法,只能试试!
“试?你可知这个试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天下大乱,血流漂杵!”
张溥冷哼道,“不试,以如今这世道,已经大乱。试了,最坏的情况也不过如此。没准儿真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乾度有此恒心和理想,当行大道,而不是操纵科举,胁迫于人,行不耻伎俩!”
“成大事者何拘小节。按部就班只怕白发苍苍也一事无成。张某等之不及了……”
……
范景文从阁楼出来,两人性格直执拗,各说各话,谁也说服不了对方。他将同张溥的对话一五一十的转述给了杨易。
杨易听得目瞪口呆,有些怀疑张溥是否也是穿越而来。抛开彼此的立场不说,张溥的政治观点超越了这个时代,只是他不得其法。也正因为他的观点太过超前,颠覆了人们的认知,肯定不为世俗所容,以至于行事偏激、剑走偏锋,最终落个被毒死的结局。
不得不说,张溥是很有政治抱负的人,是时代局限了他。
杨易甚至冒出念头,自己和张溥联手,是否能改变历史的轨迹,推动大明进入“民主”的时代。
……
天还是那片天!
张傅、瞿式耜走出阁楼那一刻,发现天空是如此动人,让人无限留恋!
结束了,没有自由的日子,两个月度日如年的煎熬结束了。
阁楼里外两重天啊!
竹园里全是士卒,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杨易一身官袍,站在通往大门的廊阁下,目视着两位大儒一步步走来。
瞿式耜见到杨易,咬牙切齿,“杨易小儿,奸诈无耻,与阉党为伍,必遭士林唾弃。天道轮回,终有一天你会遭到报应的!”
“指鹿为马,胡乱污蔑,岂配大儒称呼!”杨易义正词严,“尔等以正道之名,窃权肥私,操纵科举,能蒙蔽士子一时,蒙不了一世。清名荣誉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瞿式耜还想回几句,被张溥一瞪,只好恨恨的“呸”了一口。
张溥压根儿就没有正眼看杨易,昂首而行,经过杨易身边时,听到一句话,“记得把竹园修缮的银子还给房主!”
张溥哼了一声,甩袖大步离开。
杨易纹丝不动,待竹园外传来欢呼声后,长声叹息!
张溥在士林的威望太高了,纵然自己绞尽脑汁分化学子,不断抹黑张溥,依然有如潮的学子在门外等候张溥。而且,他并没有公布今日释放张溥,即使是衙门内部传出的消息,也所传范围有限。
只能说张溥太厉害了!
张溥在竹园大门外看见如
第208章离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