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易真想骂人,话都说这份上了还不知怎么做,迂腐至极。不过,看到其诚恳受教的态度,尤其一大把年纪,官职不低,杨易也骂不出口了。
杨易想了想,具体道,“邀请江南名家大儒来松江讲学,为其树碑立传,他们必来。再邀请各地名艳来松江,办些高雅的青楼。”
方岳贡双眼放光,兴奋道,“他们来了,那学子也会跟着来不少!”不知不觉中,方岳贡也开始沾染上商人的习气,居然无意识中把青楼歌姬同名家大儒混为一谈。
总算能举一反三了,杨易接着道,“多办一些作坊,生产丝绸,棉布,粮食等货物,最好是别的地方没有的货物,四方商贾自然而来!作坊多了,百姓们也能来谋生计。松江不是有城隍庙吗,办个城隍庙节……”鼓励办实业才是最核心的策略。
杨易一口气说了很多办法,听得方岳贡愈发的兴奋,仿佛看到天下银子蜂拥而到松江。
……
方岳贡在杨易的提点下,以官方的名义推出了“名家论坛”。由名家大儒共聚一起,纵论天下事,还会将“名言”编修成书,刻碑流传。明末文人集会结社以民间自发为主,“名家论坛”为官方主持,自然吸引各地大儒向松江汇集。同时向各地名艳发出“邀请”,并承诺对其“补助”,搞什么“天下第一名艳”之类的评比大赛,噱头十足。在青楼界引起轰动,纷纷摩拳擦掌,准备一试高下。吸引不少“风流雅士”前往。
方岳贡趁机圈出不少旅游胜地,举办城隍庙灯会,端午龙舟赛等等。更重要的是,方岳贡鼓励实体产业,减少关卡、减免杂税等等,推动了松江经济的发展……
上海办事处就在靠河的地方,杨易最后给项爻三人嘱咐一番后,天色已黑。
饭食之后就在附近的河堤上散步,万事俱备,只待明日启程离开松江。杨易迫不及待想回到农场,那里才是自己的根。
神情恍惚间,一艘打着灯笼的画舫沿着河叉悠然而来,引起河岸两边不少人的观看。
“杨公子,可否上船一叙!”
杨易转身一看,只见一位国色天香的女子打开帘子站在了船头。女子穿着白色风衣,一双眼眸无限风情,河风吹来,衣袂飘飘,宛如下凡的仙女。
“顾小姐,你怎么来了!”杨易很惊讶。
顾媚带着歉意道,“南楼诗会,奴家非有意让公子难堪,专程来道歉,请公子原谅。”
杨易非常洒脱,“顾小姐不必自责,杨某并没有责怪你。”
“公子才高八斗,胸襟宽广”顾媚赞道,“听闻公子明日要返回京师?”
“是的,离京小半年,该回去了”
气氛一时沉默了下来。
杨易跳上船头,在顾媚的引领下,进入内舱。第一次登上“传说”中的画舫,杨易颇有些好奇。其实内舱就相当于女子的闺房,清香悠悠,琴棋书画、文房四宝的摆设显示主人的修养,内舱后面有一副帘子遮挡,想必里面是安寝的床榻。
侍女摆上茶盏、果盘,掩门而走。画舫随水而走。
顾媚抚琴而弹,琴声悠扬。杨易盘坐于塌上,认真聆听。
摇曳的灯笼带来催情的朦胧,待顾媚抚琴完毕,连忙起身,“顾小姐琴艺无双,杨某有福了……夜深了,就不打扰小姐……”
话没说完,顾媚一脸幽怨,“顾媚出道多年,多少风流雅士无不翘首以盼,为何学政大人对顾媚不屑一顾。莫非瞧不起顾媚这风尘之人?”顾媚叹息一声,“风尘女子,表面光鲜,个中苦楚又有几人知!若非不得已,又有谁愿意堕入风尘!”
“顾小姐误会了,在下绝没有鄙视之心,相反,顾小姐芳华绝代,声色技艺无双,在下多有仰慕!”杨易很诚恳。
“顾媚身为歌姬,谈不上冰清玉洁,也不是任人玩弄。多少名儒士子欲入顾媚闺房而不可得。唯独学政大人弃如敝履!顾媚有如此不堪么?”顾媚一双眼眸充满了幽怨。
杨易沉思道,“杨某得罪士林即将北返,不忍给顾小姐留下麻烦!”
“风尘女子,能有何麻烦!在他们眼中,不过是寻欢作乐的对象,又有谁会真正在乎!”
“顾小姐暂时还没有碰上在乎你的人罢了!”
“公子在乎顾媚么!”顾媚站在杨易面前,双眼直视杨易。
气氛顿时安静下来,只有一双红烛的火焰在欢快的跳跃。
烛光下,美人的脸颊泛着绯红,睫毛拉出细长的影子。杨易呼吸局促起来,说话都有些不顺畅,
第221章北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