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5章有点小伎俩[1/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崔秉德风尘仆仆的进来,也没端架子,同杨易行平辈间的拱手礼,“杨百户,之前古北口边军同农场发生误会摩擦,崔某今日特来道歉!”
      见其态度诚恳,杨易也客气道,“崔将军乃副手,责不在你,不必如此!”
      “吴将军(吴国俊)某些做法崔某并不认可,但做不了主”崔秉德道,“前几日吴将军调防离任,崔某暂时担当关口主将之责,想来大家作为邻居,要保持睦邻友好!”崇祯担心杨易同吴国俊再次冲突,影响边关防御,思来想去决定调走吴国俊。
      “来,崔将军坐!”搞好邻居关系也是杨易希望的,对方一个将军屈尊而来,足见其诚意,杨易亲切的拉着崔秉德坐在火炉旁,吩咐兰欣上热茶!
      一番闲聊之后,杨易品出这崔秉德是直肠汉子,不由得对其好感大增。
      客套话之后,崔秉德搓搓手,不好意思道,“崔某有个不情之请,不知杨百户可否答应?”
      一个将军冒着大雪而来,自然不会是来说闲话的,杨易心知肚明,“将军请讲!”
      “听说今年农场丰收,想来借点钱粮!”崔秉德脸红了,“今年的钱粮拨付下来的不足一半,兄弟们苦矣,眼看年关到了,崔某想让兄弟们过好点!”
      “借?”杨易笑笑,“崔将军打算什么时候还呢?”
      崔秉德倒是坦诚,“不知道,就看朝廷能不能拨足钱粮!”
      侯成冷道,“要朝廷拨足钱粮恐怕要等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明摆着有借无还。”
      崔秉德尴尬不已。
      杨易沉思片刻道,“农场拓荒需要人力,目前边关安宁,崔将军可以安排人力协助农场拓荒换取钱粮,如何?”
      人闲着也是闲着,赚点外快不香么!崔秉德大喜,“可行!”
      ……
      随后,杨易展开“钱粮外交”,墙子岭、黄丫口、石塘岭等密丰周边的关口屯堡相继同农场展开人力换钱粮的活动。
      钱粮的威力是巨大的,杨易将周边屯堡的“饱暖”紧紧同农场捆绑在一起,可以这么说,杨易对这些屯堡的影响力超过了朝廷,为农场拓展了回旋空间。
      腊月二十八,卢大娘祖孙和小蓉姐弟从双山来到农场,“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过了一个年……
      正月初六,大雪中的京师一片祥和!
      崇祯在武英殿偏殿举办御宴。每逢节日皇宫举办御宴宴请皇室勋贵和大臣是应有之意,时值年关大宴群臣也是应该的。节俭的崇祯认为大明内忧外患,非盛世,不宜大宴。故而这次御宴规模很小,出席者不过二三十人,皆为栋梁之臣。
      不知何故,杨易这个区区百户竟然也在嘉宾之列,让众人惊讶。杨易自己也很惊讶,崇祯不至于器重自己到如此地步吧!昨日接到宦官的口谕,他可是冒着大雪连滚带爬的从密丰赶到了京城。
      御宴规模不大,但不失庄重,各种繁琐的礼仪折腾了半个时辰,皇后和太子也参与了。在一群大红袍的官员中,杨易的百户服显得扎眼,他也自觉的坐到靠近大门的末座上。第一次参加皇帝的“酒席”,由于不懂礼仪,只能先看别人怎么做再依样学葫芦。大臣们盘坐于席垫,他也盘坐;大臣们举杯,他跟着举杯,即使没人看他,他也照举不误;大臣们捋胡须,他只能摸摸下巴,没有蓄须……
      参加宴会的大臣杨易认识几位,首辅温体仁,兵部尚书张凤翼,礼部侍郎刘宗周,工部尚书刘宇亮。还有一位让杨易非常激动,居然是卢象升。在永平时,自己羁押了通判丁喟,与永平衙门翻脸,知府徐知远欲问罪,是卢象升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杨易一直感激。
      卢象升看见杨易也很惊讶,显然他也记得杨易。两人相视一笑,算是打招呼了。
      在杨易不认识的人中,有位文官相貌威武,不自觉中露出一股杀伐之气,其气质同卢像升类似。从谈话中方得知是洪承畴,大名鼎鼎啊!
      崇祯身旁一位凤冠霞帔,端庄秀丽的女子,应该是周皇后。坐于崇祯下首,一位白皙的童子想必就是皇太子朱慈?R了。杨易分析着

第235章有点小伎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