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易和曹变蛟都同吴三桂打声招呼,吴三桂的朝服补子是豹补,四品,虽然升职没有曹变蛟快,但也升了。曹变蛟升得快,是因为一直征战在剿寇前线,剿寇立军功容易。吴三桂在辽东,想在鞑子身上立功难之又难,搞不好就被鞑子立功了。
吴三桂到没有因为杨易品级低而怠慢,反而亲热的拍拍杨易的肩头,“吴某在辽东可是听到不少关于杨兄的传言啊,个个惊天动地。相信有那么一天,陛下会给兄弟升职的!”
杨易笑道,“吴兄过奖了,小弟就是个百户,给皇上屯田种粮呢,升不升职不打紧。”
“屯田种粮也是为国效力,朝廷现在紧缺的就是钱粮”吴三桂半开玩笑道,“听说杨兄弟的农场搞得不错,大获丰收。你也知道朝廷国库空虚,关宁军的兄弟们有两月没有发粮饷了,为兄焦急不已,兄弟可否资助一二。”
妈的,不愧是大汉奸,奸得很,打起我的秋风了,杨易拍拍胸脯道,“吴兄既然说了,小弟自然应承,小弟出一千石粮食,再捐一千两给关宁军的兄弟们!”
吴三桂暗骂,小滑头,铜钱给雨一般洒,给我就那么抠。不过,本就没打算真能要点钱粮出来,没想到对方还真就“挤”了点出来,有聊胜于无。吴三桂堆着笑脸道,“为兄就多谢兄弟了!”
千石粮食、千两银子在吴三桂眼里不算什么,但在曹变蛟眼里就不一样了,他那里朝廷可是小半年没有拨付钱粮了,全靠自己筹,自己又不忍心“打秋风”,求爷爷告奶奶的找地方官府或士绅大户筹集,各中心酸一言难尽,这次回京就是来督促粮草的,朝廷那帮官僚双手一摊,没有。
如今听杨易随口就送吴三桂这么多,曹变蛟眼睛一亮,立马改变对杨易傲慢的态度,面部僵硬的挤出一点笑容,搓搓手,“这个杨兄弟,能不能给俺也支援点钱粮,俺的兄弟们穿草鞋啃树皮剿寇,苦着呢!”
杨易大咧咧道,“放心,小弟送你一百石粮食,一百两银子!”
曹变蛟一愣,“怎么差距这么大呢?”
杨易忍住笑意,“你跟吴兄做人的差距就这么大!”
曹变蛟懵了,吴三桂则哈哈大笑。
上朝的鼓声敲响,文武百官纷纷从朝房走出,列队鱼贯进入皇宫。
奉天门上廊内正中设御座,称为“金台”。台阶左右是钟鼓司的乐队,殿陛门?J间列“大汉将军”,穿着全服铠甲,御道左右及文武官员身后则各有校尉握刀站立。
文武百官按品级站立等候,杨易这种芝麻绿豆大的官站在了最末尾。约一炷香时间,钟鼓司奏乐,崇祯皇帝步行到达御门,锦衣卫力士撑五伞盖、四团扇,从东西两侧登上丹墀,立于御座后左右。内使两人,一人执伞盖,立于座上,另一人执“武备”,杂二扇,立于座后正中。
皇帝坐上御座之后,再次鸣鞭,鸿胪寺“唱”入班,左右文武两班齐头并进步入御道,此时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行一拜三叩之礼,是为“大班”。公侯、驸马、伯自成一班(勋戚班),居武官班前而稍离。
三跪九叩之后,朝会才正式开始。
杨易头一次见识到庄严而繁琐的朝会,不禁感叹,帝王之威实乃天地之威。
鸿胪寺官员先出班,对皇帝奏报入京谢恩、离京请辞的官员人数。这些人都是提前几日在鸿胪寺报备好的。如果皇帝要召见,那么便先行入殿觐见;如果皇帝不见,则在庭下或午门之外遥行五拜三叩之礼,行礼之后便算完事了。
&nbs
第252章罚俸一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