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5章山西流民(1)[1/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群山西来的流寇沿着太行山摸摸索索的一路向北行来,逐步靠近密丰。人数不多,一千来人,老弱病残不少,能战的壮男不过三四百人。说是流寇不恰当,用带着武器的流民来形容更贴切一些,武器有棍棒、大刀、菜刀之类和一些生锈的火铳。领头的叫王武,三十多岁的壮汉,一脸大胡子,太原人。
      陕西的农民军被官军赶到了山西,王武佃户出身,就跟着投了农民军。农民军肆掠山西一段时间后,被官军打跑,大部分农民军到河南去了。这个王武本来跟着大部队的,但是扶老携幼走的太慢,被官军拦住,不得已跑进太行山,一路向北。
      其实王武的队伍本来人不多,只有原来乡里一帮佃户和家属几百号人。刚开始造反的时候,王武想着跟农民军混吃混喝几年,挣点银子,然后到哪里去买块地,过小日子。没想到的是跟农民军没混多久,农民军就被官军赶跑了。钱没捞着,还背了个谋反的大罪,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官军来了,那就只能跑了,带着家属一块跑。
      逃跑的时候也不知道往哪儿去,反正知道官军往南边去围剿农民军了,那自己就往北跑吧。
      太行山不好走啊,崎岖坎坷,又拖儿带母的,没办法,为保命只能咬牙坚持。
      一路上碰见好些跟他们有相同遭遇的流民,于是大家结伴同行,队伍一路壮大。王武人最多,就自然做了老大。
      “大当家的,前面是长城了吧!再往前走是不是到鞑子的地盘了。”二当家刘元声望见前面的山脊上有一条白色的线条。他是半路上和王武他们碰上合并在一起的。
      王武手搭凉棚眯着眼睛看了会,“真是长城”
      三当家毛老三道,“大当家,二当家,那咱们还要过长城吗?”
      王武摇摇头,“长城外是鞑子的地盘,不能去了。再说长城上有边军,咱们想去也去不了。”
      二当家刘元声道,“大哥,三弟,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这北边我们是走到头了,总不能再往南边去吧!”
      毛老三道,“不能再跑了,大家都累得,我们应该找个地方安顿下来。”
      “三弟言之有理,大家都走不动了。”王武四处张望,一拍大腿,“这里山高林密的,咱们干脆就在这儿安顿下。”
      老二老三不解,“这里荒山野岭的,怎么安顿?”
      王武哈哈大笑,指点江山般的对四周指指点点,“你们看,方圆几十里地,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咱们占山为王,做个山大王不是逍遥自在。”
      老三点点头,“那我们吃什么?”
      老二道,“我们可以开荒种地嘛,熬过头一个年头就好过了,反正咱们也不给官府交租子。”老二脱离不了农民的本色,当土匪了,还想着种地呢!
      老大王武道,“二弟,俺们都是山大王了,哪有山大王种地的。反正咱们也是造反的人了,没有粮食就下山去抢,官军来打我们,跑进山里就是。”
      老二想了想,“咱们人不少,抢多了肯定会出事,抢少了官府也不在意,地还是要种的,不然大家老闲着也容易出事。”
      王武沉思片刻,骨子里他也是农民,虽然有当土匪的觉悟,但还是有做农民的本能,“就按二弟说的办”
      于是乎,他们找了个比较险峻又易于落脚的山头作为寨子,用木头茅草建房。当然,他们也没忘了建立他们的“大王府”,关隘路口用栅栏建立防御设施。
      忙活了几日,寨子算是有些模样了,遮风挡雨勉强够了。
    

第255章山西流民(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