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善后事宜,杨易率部西进,与马进护卫的辎重队在黄河边的孟门关汇合,黄河对岸就是吴堡。这里有渡口,密丰营准备在此西渡黄河,进入陕北。三立书院的傅山,通过袁继咸引荐,也跟着农场军随行,他对农场军处理伤势的手法非常感兴趣,想学习一二。
黄河滚滚,浊浪滔滔。
杨易带着几名军官正在看地图,地图是兵备道赵建极提供的,典型的古代绘法,一条表示河流的曲线两边是山形标示,几个地名显示在上面,很抽象,压根儿谈不上比例尺。杨易看着很头疼,靠这张地图来行军打仗纯属扯淡。
手下几名军官也是看得头疼,农场有一批杨易培训的年轻人专门从事地图绘制和测量,他们绘制的地图精确易看,他们看习惯了,蓦然又看到粗制滥造的地图,非常不习惯。
“大人,将就看吧,咱们第一次来这里,没有机会绘制新地图”关晟指着地图,“对岸百里外就是绥德、米脂,很多流寇头子都出身这里,咱们远道而来可得小心。”
可以说米脂一带是明末农民军起家的老巢,李自成等很多农民军领袖都出自这里,造反的基因浓厚。
杨易忧虑道,“邸报显示,渠魁高迎祥会同蝎子块、闯塌天等贼匪从豫西流窜到陕南兴安、汉中,而陕北闯将李自成、过天星、满天星等贼匪肆虐陕北,此番吾等入陕,务必小心。”记忆中的明末农民军可是逼得崇祯上吊,杨易可没狂妄到认为自己这点人马能扭转乾坤。渠魁是朝廷对农民军首领的蔑称。
关晟道,“流贼中高迎祥部战斗力最是勇猛,军中铁骑骁勇善战。我密丰营只要不对上他们总能全身而退。”对关晟而言,剿寇是朝廷命令要执行,但性命是自己的,保全密丰营才是根本。
“哈哈哈”一位长衫男子哈哈大笑,迎面走来,正是三立书院的傅山。他一直跟随着农场军行进,所以众人皆认识。
关晟不满道,“不知青竹先生(傅山字)何故发笑?”历史上的傅山是太原人,在三晋大地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乃明末清初之际的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有“医圣”之名,明亡之后一直暗中反清复明,很有气节。
此时的傅山三十左右,身材修长,眉宇间有股英气,他捋捋三寸短须,“密丰营甲胄齐备、火器锐利,乃傅某生平仅见,在大明劲旅之中足可匹配关宁铁骑。在吕梁剿寇三拳两脚就解决匪患,没曾想即将过黄河时考虑的不少如何剿寇,而首要考虑全身而退,令人唏嘘!”
杨易不悦道,“既奉朝廷之命,我密丰营上下自当?哿ν?慕丝埽?涣骺苡?⒆?螅??⑹??虼缶?晕蘖?嗣穑?颐芊嵊?帜苡卸嗌俳ㄊ鳌N遗┏∽拥芮Ю锒?矗?铱刹幌M??侨?吭嵘碓谡饷C;仆林?小!
“杨操守所言甚是,未虑胜,先虑败,人之常情也!”傅山道,“然军士上阵,士气为要,当一鼓作气勇往直前方能言胜。若军士们只想着退路,必然不能尽心杀敌,易败!”
杨易不以为然道,“我密丰子弟训练有素,令行禁止,没有人能轻易击败我们。流寇之所以肆虐多年,非是无因,要彻底剿灭也非一时之功,须军事政治双管齐下方能国泰民安,否则降而复叛,永无止境。”
傅山神秘的笑笑,“操守大人言之有理,现下正是剿灭流寇的最佳时机,也是操守大人建立盖世功业的千载良机,大人不可错过!”
“哦,”莫非自己的历史学岔了,或者因为自己的出现历史要改道了?“愿闻其详!”
“操守有所不知,天子已颁布诏书,大赦豫陕协从群盗,允诺流贼投诚者一律既往不咎,可回原籍也可择地安居,为首者可给予官身,此乃抚!必动摇流贼之心”傅山略显得意的分析者,“二月,滁州一战,闯王高迎祥部被总理卢像升重创,军力大不如前,如今进入陕南乃取死之道。朝廷令洪督臣、卢总理东
第270章“忘年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