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易夫妻换轿乘辇,过西华门入西苑门再过一道桥,到了瀛台,瀛台三面临湖。此时的太液池水波荡漾、芦苇瑟瑟,荷叶已经凋零,枯黄的梧桐叶随波逐流,一片清秋景象。
昭和殿前的澄渊亭里,一身常服的崇祯正和田贵妃下棋,周皇后和袁贵妃在一旁吃茶休息,几个宫女和小答应侍候着。
杨易夫妻在宦官引领下,在亭子前欲行大礼。崇祯和颜悦色道,“爱卿新婚燕尔,新娘子隆装在身不方便,免礼了。来,让娘娘们端详端详你的新娘子。”
杨易和若惜小心翼翼的走进亭子,规矩的坐在墩子上,尤其是若惜,有些手足无措。
周皇后笑嗔,“皇爷真不会说话,瞧你把新娘子给吓得。”
崇祯拍拍额头,“这里不是朝堂,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二位不用拘礼。”确实不是朝堂,但是尊卑有别,可不能放肆。
周皇后亲切的拉着若惜的手,“真是俊俏人儿,本宫见了都喜欢,这支金钗算是本宫给你的见面礼。”周皇后把一只金钗放到若惜手里,金钗乃凤纹,做工精美。
见皇后如此随和,若惜也放松不少,“娘娘已经送我很多嫁妆,再收礼物受之有愧。”杨易看了看那支金钗,双眼放光,古董啊!
皇后做了榜样,田贵妃和袁贵妃皆给徐若惜送了见面礼,田贵妃送的是一对白玉镯子,袁贵妃送的是金镶玉耳坠。
来之前,徐若惜也做了充分准备,给三位娘娘送的是香水、护肤霜、润唇膏三件套,只是香味不同,皇后喜欢茉莉花,香水是茉莉花味道。这些都是杨易用“高科技”制作出来的,极品工艺,足以吊打这个时代的胭脂水粉,三位娘娘甚是喜欢。连一向喜欢天然美的崇祯也为之侧目。
在短暂的紧张之后,若惜应对越来越自如,有理有节,不卑不亢,很快就能和贵妃们有说有笑。好歹出身书香世家,底蕴摆在那里。
随后皇后娘娘带着两位贵妃和徐若惜到湖上泛舟去了,御舟凤头凤尾,有黄缎凉蓬,四个小太监在船头船尾划船,宫女们乘坐另外两艘小舟紧随其后。
这下,亭子里就剩下崇祯、杨易和两个随侍太监。
杨易感恩道,“陛下赐婚微臣,微臣方能娶得良配,多谢陛下!”
“小恩矣!”崇祯叹道,“汝多番为国建功,朕却不能厚赏于你,汝理解朕之难乎?”
杨易立马跪下,“臣知足矣!陛下厚爱之心让臣感激涕零,以后定然精忠报国,不负圣恩!”
“起来吧!”崇祯打量一番杨易,意味深长道,“年少轻狂可以,但身为朝廷命官,与同僚们和睦相处方得长久”暗示杨易,你小子还是要搞好同事关系,得罪人太多,朕也不好办哪!
杨易听懂了崇祯的弦外之音,“感谢陛下教诲,臣改焉。”
历史上的崇祯其实相当自主的,提拔谁、罢免谁全是独断专行,不乏超常规的提拔,压根儿不虚看臣子的脸色行事。但杨易得罪的人太多了,为了争田地得罪了勋贵;苏州之行得罪了文官;同边军干仗得罪了武官;偌大的官场,只有寥寥几个认可杨易的人。提拔杨易,阻力太大了,崇祯不得不三思而行。
第324章君臣闲谈(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