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7章徐家[1/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徐尔妍道,“祖父在世时,希望通过西学来改变国家,但是他费尽一生也未能实现夙愿。保守之人太多了,过于激进会……太岳先生(张居正)就是前车之鉴。”
      “改革没有一蹴而就的,需要志士仁人前赴后继的推动。太岳先生并没有白死,他的很多策略延续了下来”杨易眼中厉芒一闪,“我杨易可没那么容易被打倒,把我逼急了,将那些迂腐之人统统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杨易的霸气深深印刻进了徐尔妍的心底,她的眼中星光闪闪……
      ……
      徐家打开大门迎接知府一行,徐家的话事人徐骥带着兄弟姐妹、儿子、侄子和孙辈们在大门迎接。
      杨易下轿,大步流星走了上去……
      令杨易意外的是除了徐家子弟,他还看见了陈子龙、方以智和三个西洋人。经徐骥介绍,这几个西洋人是葡萄牙人,领头的叫拂郎亚兰达,是葡萄牙商人,另外两个是亚兰达的随从。
      亚兰达同徐骥交流频繁而融洽,看来徐家同西洋人接触比较深。
      杨易问方以智,“你怎么来了,没跟侯方域一起?”
      “朝宗兄是风流之人,同辟疆兄(冒襄)、定生兄(陈贞慧)他们在金陵日夜吟诗作对”方以智笑笑,“我有点小爱好,喜欢格物之学,听说亚兰达来了,就过来讨教一二”历史上方以智在自然科学方面确实有所成就,著作有《物理小识》等等。
      “哦”杨易笑笑,“难为方公子舍得离开红尘佳人的温暖窝,来学枯燥的格物学”
      “大千世界,奥妙无穷,学生乐在其中也”方以智很洒脱。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杨易诚恳道,“我想将格物之学在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童。苦于没有教材,方公子可有兴趣编撰一本”
      方以智顿时呼吸急促,“就怕学生才疏学浅,误人子弟”
      “不必要求过高,只需将你知道的物理写出来即可,”杨易认真道,“只是让学童们知道,这个世界除了四书五经,还有很多别的知识值得我们可以学习即可”
      方以智庄重道,“学生试试”
      杨易转身对陈子龙道,“汝为农政全书校稿,大善。”
      陈子龙回礼道,“农政全书普惠万民,为其校稿乃是荣幸,大人出资赞助,功德无量。”
      杨易很诧异陈子龙恭敬的态度,打趣道,“听闻你们几社旬日一聚,聚会的主题就是批判特区,汝到这里来不会也是来申讨我的吧!”
      陈子龙尴尬道,“大人见笑了,吾虽然不赞同大人的治政方针,但是吾还是认可试一试的,不试焉知优劣,若有好的法子未尝不可以推而广之。”
      “西洋人跨越万里而来,走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而我们还固守着几千年来祖先开辟的方寸之地,”杨易叹道,“西洋人的眼界、学识已经高过我们了,这也是玄扈先生(徐光启)推崇我们向西洋人学习的缘由。”
      杨易继续道,“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自知,仍旧沉浸在天朝大国的梦里,终有一日,我们的子孙会付出代价”
      陈子龙和方以智陷

第347章徐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