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厂卫进驻[1/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临走前,杨易指着陈主事几位反水的官吏,“押入大牢,给我好好查查他们在上海任职期间是否贪污受贿、鱼肉百姓。”
官吏们面面相觑,这还用查么,不用查都知道这种事肯定有,而且所有人都有。在杨易来上海之前,他们就是靠着灰色收入支撑的。杨易整顿上海官场之后,大多数官员都收敛了,但杨易明确要查他来之前的时间段,这不明摆着收拾人么!
杨易还真就是明摆着收拾人,他要杀鸡儆猴。即使查不出反水官员的问题,杨易就会查他们的祖宗八代、五服之内的亲戚,不信查不出问题。明摆着收拾人,理由多的是。
……
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崇祯正在批阅司礼监送来的奏折,几位司礼监的太监在一旁协助。
“皇爷,这是弹劾上海知府杨易的奏折,奴婢将其分开了”掌印太监王德化抱着厚厚一摞奏折轻轻放在御桌上。
崇祯眉头一皱,拿起奏折快速浏览,“……羞辱新任官员,诬陷官吏,滥用私刑……这个杨易真不让朕省心啊……”
崇祯快速翻阅了基本弹劾奏折,大同小异,崇祯也迅速明白了前因后果,无非是吴昌时赴任趾高气扬,想要夺权,被杨易给收拾了。“屁大点事,值得这么多弹劾奏章么?……全部留中”崇祯也省得再翻阅剩下的奏折,命值班太监留中。
崇祯想了想,“杨易的自辩奏疏呢?”
一位值班太监赶紧东翻西找,在一摞奏折的底下找到了杨易的奏疏。杨易在奏疏中,说吴昌时包庇行凶退休官员的暴徒,如何如何的不尊重上官,收揽贿赂,自己不过是按律法对其略施惩戒而已云云。
“屁股都打开花了,还叫略施惩戒?”崇祯哼道,但是末尾处的一句话让崇祯眉头舒展,奏疏中说,上海的三十万两税银已经备好,不日即将押解赴京。有银子就好,欺压官员那点事真不是事。
杨易承诺每年包税朝廷一百万银子,杨易采取分批交付,这是今年最后一批了。
王德化整理着崇祯翻阅过得奏折,漫不经心道,“陛下对杨易的恩宠真是他前辈子修来的福分,这么多弹劾他的奏章,陛下都为他轻轻荡开。”
崇祯边披红边道,“杨易此子桀骜不驯不假,但对朕是忠心的,文武双全,能解决问题,而不是同那帮文官们尽耍嘴皮子,对朕又体己,朕甚是喜爱。此子年轻气盛,行事鲁莽,朕并非刻薄之君,度量还是有的。希望他在地方多磨炼磨炼,以后少给朕惹麻烦!”崇祯对杨易“又爱又恨”,一番话也表露出对杨易的希冀。
“皇爷对杨易的恩宠之心令人惊羡,但愿他能体会皇爷的一番苦心,尽心为皇爷办差”王德化又道,“但老奴还是有句话要讲,过分纵容未必是好事。”
崇祯一愣,放下御笔,盯着王德化,不悦道,“汝莫非要挑拨君臣关系?”
王德化立马跪下,“朝中权贵之家多出纨绔子弟,何也?就是因为过分纵容。陛下恩宠杨易期盼他成器,若是一味施恩令其目中无人,随意作为,时日一久再难以约束,恐辜负陛下君臣同心的初衷。”
第377章厂卫进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