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之北、霍山之东有座舒城县,此时的舒城哀鸿遍野。城外大批兵丁四处劫掠,大量女子被抢入军营,城内也好不了多少,治安混乱,抢劫掠夺事件频发,本地守军和衙役敢怒不敢言。
县衙大堂内,一位面色古铜,脸型瘦削,眼神如鹰隼般的将军坐在主位上,翻阅着桌子上的公文,此人下颌胡须短而有力,全身充满杀伐之气。
大堂外传来嚷嚷声,幕僚轻跑而来,“禀左军门,翰林院编修胡守恒、舒城守将孔廷训带着一帮士绅来了”左军门就是左良玉。
左良玉鼻子哼了一声,“轰走!”
幕僚苦着脸,“他们还带着几百士兵,死活不走,军门还是见见为好,免得起了冲突。”
左良玉将文书重重的仍在桌子上,“左某尸山血海杀过来的,还能怕了几个软蛋。”
幕僚苦口婆心道,“文人嘛,就怕他们嚼舌根子,动不动就参一本,将军圣眷在身倒没什么,但是能少点麻烦也好!”
左良玉不耐烦道,“让他们进来”
不一会儿,一群人怒冲冲的来到大堂,领头的是一位身穿官袍的翰林院编修胡守恒,他满脸愤怒,指着左良玉,“左良玉,你带的究竟是官军还是盗匪?一到舒城,逼迫地方输捐纳粮也罢了,还是四处劫掠,杀人放火,罪恶滔天。”
左良玉冷哼一声,站了起来,一脸阴骛的扫视着他们,他身上的杀气让几个乡绅双腿颤抖,尤其是舒城游击将军孔廷训,额头冷汗直冒。这位左良玉将军或许不会是杀文人,但是对武夫可不会客气。
左良玉指着桌子上的将军印鉴,“这是朝廷为左某颁发的印鉴,诸位可以查验。”
孔廷训带着哀求的语气,“左将军,胡先生不过是气话,息怒息怒。”
胡守恒依然愤怒,“既是官兵,何故纵兵为祸?比之流贼有过之无不及。”
左良玉眉目一挑,“左某为剿贼南征北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弟兄们浴血奋战,钱粮微薄,有今日无明日,拿点钱粮、玩几个女人又算个球”
老回回马守应带着二十万流贼联军东进,在河南剿贼的左良玉接到熊文灿的调令支援,左良玉于是带着部下磨磨蹭蹭的赶来,本就拥兵自重的左良玉没有按照熊文灿的要求围堵流贼联军,而是东进来到舒城“休整”。左良玉的军队军纪很差,他自己也有意无意的纵容手下,这下可好,整个舒城鸡飞狗跳、哀声一片。
舒城县令丁忧回乡,导致舒城没有主心骨,左良玉军队一到,舒城上下只能接纳,没曾想是引狼入室。左良玉一进城就接管了全城防务,把舒城当场自己“家”,想干嘛就干嘛。守将孔廷训只是个游击将军,哪里敢跟左良玉叫板。而翰林院编修胡守恒恰好回乡,于是他就挑起了这个头。
见左良玉说得轻描淡写,还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胡守恒差点喷出一口老血,“你你你,无耻,我要参你一本”
左良玉眉头一皱,一股冷光射出。
孔廷训见势头不对,赶紧道,“将军带兵长期剿贼,劳苦功高,我们体谅将士们的辛苦,犒
第418章为祸舒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