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21章最佳方案[1/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杨易没有选择陆路前往襄阳,而是乘船沿江而上,汉阳府是汉水和长江的交汇处,杨易考虑在此建立临时水师基地,供转运人员和粮草之用。于是下来找到巡抚方孔?荩?娇?菀餐纯齑鹩α恕
      考虑到山区作战的特殊性,杨易命秦双、成魁、杜新茗各带一部人马,轻车简从,在山区协同进剿。辎重物资全部装船,走水路去襄阳。跟着水运的除了亲兵队,还有许捷从上海带来的近千人马。
      想比长江,汉水水浅河窄,飞剪船不适合进入,就留在汉阳的巨石滩码头。通过方孔?荩?钜渍饔昧顺叽绺?〉钠降状???牒核?绦?媪鞫?锨巴?逖簟:核?诿髂┦逼谝彩欠泵Φ暮拥溃?皇呛芏嗉绷鞔π枰?朔蚶??靶小
      方孔?莞?叛钜淄?艘淮??桃樽沤嗽舴铰裕?娇?莸慕?虿壳?蛐新铰繁鄙舷逖簟
      ……
      崇山峻岭、云雾缭绕,一支军队在山谷中行进,鲜艳的烈焰旗迎风招展。
      到了一处河滩,年轻的将军下令休息一个时辰,然后带着几位随从步行登上一处高坡,用千里镜扫视着前方,天际线处一座高山被云雾缠绕。
      一位白发老者指着那处高山,“官爷,那就是龟峰山,山上有盗匪扎寨。”
      将军和气道,“老人家可知盗匪的来头?”
      老者摆摆手,“都换了好几茬了,什么千里眼、什么八王爷,当今圣上登基以来,一两年就换一伙,有穷凶极恶的,也有劫富济贫的,俺们也分不清了。”
      年轻的将军对老者道,“辛苦老乡了,护送老乡回村,送银二两”
      老者连忙推辞,“将军送了粮食,这银子着实不能收。”
      将军笑道,“老乡不必客气,一点心意而已,万勿推辞”
      老者颤抖着双手接过两枚银圆,老泪纵横,“老朽苟活几十年,见过的官军比这里的山还多,有的官军比盗贼还穷凶极恶,如将军这般赠粮赠银的官军是头一遭。天下官军皆如将军这般,他们又何至于投贼。”
      “我家大人见不得不平事,如果我们祸害百姓,他可要收拾我们”将军指着那面旗帜,“老人家记住这面旗帜,这是我们密丰军的标志。”
      送走老者后,哨骑回来了,“报秦将军,龟峰山贼首绰号射塌天李万庆,号称有两万人。这是简易地图。”
      秦将军就是秦双,他从杨易的亲兵队长成为领兵的将军。杨易从水路去襄阳,他和成魁、杜新茗分三路从山区穿行去襄阳汇合。此番出征,密丰军本就兵力不多,杨易带走一部分,尤其是火炮部队辎重太多,也只能走水路,所以秦双、成魁、杜新茗各自兵力也就五百人左右。
      以这点兵力去山区剿匪肯定不现实,杨易也并没有要求他们啃硬骨头,只是想历练他们。杨易对自己训练出来的军队充满信心,即使打不赢也能跑得赢。
      密丰军的编制始终游离在朝廷体制之外,按官军体制而言,密丰军是杨易的私兵,也就是家丁。没有朝廷一文俸禄,全是杨易自己供养的,而且还自带干粮打仗。朝堂大佬和崇祯皇帝心知肚明,按大明体制,杨易这是豢养私兵,要么纳入朝廷编制,要么诛九族。
      崇祯曾经想过将密丰军纳入朝廷编制,但是密丰军惊人的耗费让他负担不起。密丰军能打仗,而且还不需要朝廷供养,崇祯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纵然有人密奏弹劾杨易,崇祯也置之不理。
      正因为密丰军的体制在朝廷编制之外,军官们没有朝廷官身,纵然打过胜仗,朝廷对军官们的嘉奖无外乎赏银、荣誉之类,没有实际官职。为帅者当赏罚分明,以激励士气。

第421章最佳方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