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两路入寇,大明朝野震惊,崇祯是半夜得到消息的,差点晕厥过去,国事艰难啊!京师戒严,大量信使出城,到各地征调勤王兵马。
崇祯下令,征调辽东前锋总兵祖大寿入援,留守辽东方一藻、山海关巡抚朱国栋、蓟州巡抚陈祖苞分守。任命宣大总督卢象升总督天下援兵保卫京师。命卢象升麾下总兵杨国柱、虎大威进抵易州作为左翼;调登莱、天津驻军为右翼,檄令山东总兵刘泽清遏清军前锋。
右翼清军受密丰牵制,岳托只能派副帅贝勒杜度率偏师南下劫掠;左翼清军在多尔衮的率领下势如破竹,经过永平直逼通州,一路上几乎没有碰到明军像样的抵抗。
面对清军攻势,大明朝廷居然又掀起争议,争论对满清的战与款。崇祯本人心思是复杂的,他的态度也在战与款中游移不定。清军在辽东,崇祯拿不定态度,而清军打过来了又想起“款”了。
崇祯召杨嗣昌来商议如何“款”清兵,杨嗣昌很无奈,半年前派人去辽东议和,你迟迟不拿主意,现在清兵打来了才想起议和,来得及么!
身为臣子不能说皇帝的不是,杨嗣昌只能把“活儿”接过来,他找内臣高起潜商量如何“款”清军,没曾想事情败露,言官们纷纷站了出来,指责杨嗣昌奸臣、卖国贼,不少大臣扬言头可断、血可流,款虏不可取。
崇祯内心里只盼着清军能退兵,哪怕赔款割地都行。但是面对群臣气势汹汹的反对,他又不能站出来,有苦难言啊!
与清军对决,崇祯心里没底,大明这点底子他太清楚了,他可不想在抵抗清军的战争中把仅剩的家底儿折腾完了。为此,他召见了卢象升,希望他能体会到自己的一片“苦心”,但是,性子倔强的卢象升没能体会到他的“苦心”。
崇祯在皇极殿西边的平台召见了卢象升。
崇祯坐在盘龙宝座上,御座背后太监执伞、扇,两尊一个人高的古铜仙鹤香炉袅袅冒着青烟,空气中弥漫着异香,两侧站着两行锦衣仪卫。
卢象升手捧象牙朝笏,低头躬腰而来,行大礼之后,恭敬的站着,等候皇帝的垂询。崇祯打量一番卢象升,能感受到卢象升身上的那股刚毅之气。
崇祯开口,“虏骑入犯,京师戒严,卿不辞辛苦、千里勤王,又为朕总督天下援兵,抵御东虏,忠琴可嘉,朕心甚慰!”
“食君禄,解君忧!”卢象升道,“蒙陛下信任,委臣统帅三军,臣当誓死将东虏驱赶出去。但臣惟恐能力有限,有负陛下!”
“朕相信你”崇祯问道,“东虏兵强马壮,外廷诸臣意见纷纷,或款或战,莫衷一是、以卿看来,当如何?”
卢象升抬起头来,双目炯炯,声如洪钟,“陛下命臣督军,臣意主战!”态度坚决。
良久,崇祯又道,“外廷诸臣商议招抚东虏,非朕之主张。但此事关系重大,卿可以同杨嗣昌、高起潜他们商议商议”崇祯内心里希望卢象升能被杨嗣昌说服,改战为抚。
卢象升的态度非常坚定,“臣以为自古对敌,有战法,无抚法,能战方能言抚。如不能战,处处言抚,则制于敌。今日鞑虏来犯,必须战为主,抚为辅。”
“卿言战为上
第455章不可浪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