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0章得良将[1/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明军没有追赶,虽然击退了清军,但是他们并没有欢呼,而是默默的寻找战死的兄弟们。没多久,哭声传来,活着的人抱着死去战友的尸体,悲愤的哭泣。牟世星瘫坐在血水地里,抱着一具残缺不全的尸体,悲愤大哭,哭声凄厉,这是他的兄长牟世孝,身体已经被马蹄践踏得不成样子,只剩下头颅和半截残躯,他的血肉已经浸透这片土地。
      雪花依旧下着,欲将这血腥而残酷的战场掩盖,但它掩盖不了人们心中的创伤。帝王一怒,千军万马为他的意志奔腾,但是组成千军万马的战士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普通人,什么江山社稷,什么宏图伟业,都是他们用性命,用生离死别的痛楚换来的。
      ……
      一辆巨大的八驾四轮马车在护卫的保护下停在了武安城外,县令窦惟辂带着何复和大小官吏士绅恭敬的站立在城门外,准备恭迎总理进城。
      杨易从车内出来站在车驾上,放眼望去,尸横遍野。杨易面无表情,见惯了太多战场厮杀的惨状,他已经麻木了,没有多余的情感来表达感慨。
      一群将领疾步来到车驾前,单膝下跪,“恭迎理臣大人!”
      杨易道,“起来吧,诸位辛苦了”
      众将起身,秦双道,“启禀大人,杀敌一千一百,战死的兄弟一千,重伤三百。”这支铁骑联军,秦双是主将,他也不负杨易的信任,取得胜利。
      “书吏将兄弟们的名字记下来,申请朝廷抚恤”杨易淡然道,“受伤的兄弟,好生救治。战斗中诸位好生将立功的将士名单报上来”
      遍地战死的人,此时成了一串冰冷的数字,这样的数字杨易听太多了,麻木了。
      ……
      大军在城外扎营休息,县令窦惟辂安排人送来粮草犒劳,杨易则带着亲卫和一众将领入城。窦惟辂将县衙腾出来,作为杨易的行辕。
      杨易是坐着马车入城的,沿街站满武安军民迎接。杨易坐在马车里,透过缝隙,能感受到军民劫后余生的庆幸。北上勤王,算得上初战告捷,但杨易高兴不起来。他一路上接到各地发来的塘报,这里城破、那里大屠杀,字字句句触目惊心。
      令他愤怒的是,大明几十万军队居然做壁上观,仿佛鞑虏骑兵是来旅游的“客人”一般,敞开京畿的大门,任由“客人”索取。而力主抗战的卢象升受到排挤,孤军奋战,终于全军覆没,战死沙场,友军近在数十里外却袖手旁观。
      鞑虏肆虐,京畿哀鸿遍野,朝廷依然党争不断,在战与抚之间喋喋不休的争执,始终拿不出统一的对策。若是朝野众志成城,何来这国威丧尽的耻辱。
      闻知卢象升的死讯,杨易心中一片悲痛。他与卢象升有着亦师亦友的交情,杨易做了很多不为士人认可的举动,卢象升从没有指责过他,反而会给些缓和的建议。卢象升为人坦荡,原则性强,与士兵同甘共苦,从不扰民,尤为难得的是,卢象升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秉性,也不做那中饱私囊、结党营私的勾当,在贪腐成风的官场是难得的清流。
      杨易叹道,卢象升这样的人才是振兴大明的中流砥柱,可惜他战死了,大明王朝的棺材板上又多了一颗钉子。而崇祯皇帝犹自不觉得。
   &nbs

第470章得良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