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9章互为诱饵(1)[1/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翌日,杨易率军同岳托的大军在荒原中相向而行,相距两里时,两军停止前进,开始做决战前的准备。
      岳托有三万兵力,一万八旗精骑,一万蒙古骑兵和一万汉军降卒。虽然兵力占优,但是汉军降卒的战斗力有限,双方实力旗鼓相当。
      为了这次战斗,杨易强行从高起潜那里调来黄得功、周遇吉部,洪承畴派来曹变蛟部、王廷臣部、白广恩部供杨易差遣。
      士兵都是从各部抽调的精锐,战斗力强悍。
      杨易骑在御赐的玉顶赤上,玉顶赤火红的躯体同雪地比较起来格外显眼,众将领们簇拥在杨易身边。杨易看着远处岳托的大纛,双眼杀机闪烁,他朗声道,“鞑虏残暴、奸淫掳掠,今日之战,必须打出我大明的军威、国威,纵然玉石俱焚在所不惜!”
      一败再败的明军,需要一场胜利来振奋士气,哪怕是战败了,只要能将岳托弄死,也能唤起民众的信心。
      将领们听出杨易语气中的决心和意志,神情肃穆。他们已经领略过了杨易的强势和霸道,他们只有一往无前,即使倒下身体也要朝前。
      举手投足之间,杨易已经有了领袖的气质,威严日甚。
      感受最深的是曹变蛟,他看向杨易的眼神最复杂。他简直无法把现在的杨易同当年看见人头瑟瑟发抖的杨易联系起来,那一年,他是威风凛凛将军,杨易是个衣衫褴褛的难民,自己的部下差点把他当细作杀掉;现在,他依然是将军,而杨易成了他的上司,可以轻易收拾自己的上司;命运是如此作弄人。
      ……
      岳托骑在战马上,查探着明军阵型,表情严峻,“果然是杨易调教出来的军队,军容严整,今日务必将杨易斩杀,否则必是我大清之心腹大患。”岳托的眼光和头脑在清国高层人物里都是一流的,皇太极经常问政于他。
      岳托很有政治远见,其中一个就是对投降的汉人采取怀柔政策,而不是一味的杀戮。他多次上奏皇太极,提出一味杀戮,只能让汉人恐惧,我们必须善待归顺的汉人,不能随意将他们罚为奴隶,应该发放钱粮和土地赈济,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汉人来归顺。倘若上天眷顾我们,我们占领了汉人的土地,并善待他们,他们也会心悦诚服接受我们的统治。对于汉军降卒,岳托主张将他们改造过来,为大清冲锋陷阵。
      可以说,岳托的这些主张,让皇太极等满清的高层越发重视汉人的归顺,并渐渐成为国策,为其最终入主中原奠定了基础。
      杜度提醒岳托,“殿下,这支明军不容小觑,我们兵力相当,恐怕未必有胜算,要不我们还是退回城内,待睿亲王回来,再一举将他们彻底歼灭。”武安一战,杜度对明军有了新的认识,不敢再有轻视之心。
      岳托摇摇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明军内部嫌隙不小,互不统属,难以形成合力。此次我们屠戮济南,崇祯选择杨易做督师的可能性最大,到时杨易能统领几十万大军,我们就麻烦了。”岳托是有眼光的,杨易统领两万军队就敢正面硬刚清军,要是统领二十万军队,恐怕敢打倒盛京去,所以,岳托亲自上阵。
      杜度还是有担忧,“可是,我们未必能胜!”
      “此战不在杀敌多少,目标是杨易,只要能杀死杨易,纵然全军覆没也值得”岳托嘴角逸出一丝冷笑,“杨易不

第479章互为诱饵(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