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01章君王不早朝[1/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此时樊平三兄弟也在茶坊,他们在另外一间豪华包间里,端着高脚杯看着热闹的外滩。与吴良儒、金瑞的愁眉苦脸不同的是,樊平三兄弟喜笑颜开。
      常业一杯红酒下肚,竖起大拇指,“咱们那三十万两银子真没白捐,现在地价、房价飙涨,全赚回来了。”
      樊平笑骂道,“当初捐银子,像挖了你家祖坟一样,现在知道高兴了!”
      常业挠挠头,嘿嘿一笑,“大哥,咱们现在家业不小,给杨掌柜输捐打仗,俺双手赞成,只是十万两银子,俺真的心态”他们一人输捐十万。
      曹平安感慨道,“十万两银子啊,咱们得贩卖多少鸡才能攒够!”都是穷苦人出身,当年贩鸡的艰难心酸历历在目。
      回忆往昔,说不出的酸甜苦辣,樊平道,“幸好咱们遇见杨掌柜了,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杨掌柜是咱们的贵人,他有困难,我们不能不帮。”
      常业和曹平安连连点头,他们并不是抱怨输捐巨额银子,只是想起往昔的苦难日子而已。
      樊平继续道,“咱们跟杨掌柜做生意这么久,他何曾亏待过咱们。这不,我们跟在兰行长后面,悄悄收货,多得都有的赚。”
      特区的地价起起伏伏,其实有一张无形的手在操纵,这只手就是行署自己。行署按照杨易的交代,捂禁供应量,因为特区优厚的政策、宽松的环境,大批人员蜂拥而来,必然造成房价的上涨。行署有限供应土地和房产,有意无意在推高房价。在达到一定高位,释放土地量,换取现银。
      然而,房价只涨不跌肯定不现实,也不符合市场规律。于是,借助各种时机,行署又打压房价,杨易出征就是最好的时机,行署推波助澜的压低地价和房价,释放各种利空消息。当然了,至于杨易战死的这些谣言他们是不敢散布的,那是别有用心的人做的。
      房价、地价不断下跌,行署又偷偷出手暗中回购地皮、地产。大沽一战后,战局基本锁定,行署通过快船最先获得消息,在抢购一大批地产之后,通知友好商贾购进地产。樊平三兄弟就是获得通知的友好商贾之一。
      樊平以前在密丰,同项爻、兰卓这些高管都有深厚的友谊,得知消息后,立马狂购,攒了一批地产。因为战事,上海到天津的海运暂停,普通业务暂停,只有军事消息能传递。上海同北方的消息传递只能靠朝廷的驿传系统,速度远远比不上杨易的快船。利用这个时间差,樊平三兄弟获得不少优势。
      当北方战事消息通过驿传系统传来时,很多原本想贩卖房产的人纷纷停止售卖,一些精明的商人开始出手购买,让地产价格逐渐攀升。樊平仨兄弟不需要出手,只要等待一段时间,手中的地产就能为他们带来滚滚财源。当然了,最大利益获得者是行署,行署操纵地产也是无奈之举。债台高筑,杨易指望着靠地产还债呢!
      无论古今,消息的及时性都非常重要。同官府搞好关系,也是商贾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毕竟,官府掌握着各种资源,能帮助你也能收拾你!
      ……
      杨易回到农场,萧懿、侯成等高管只是为杨易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庆功宴,就没有用繁琐的公文去打扰他。
      小别

第501章君王不早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