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36章翁婿夜谈[1/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户部有了银子的消息,瞬间传遍京师,连街头的乞丐都知道了,拿着残缺不全的碗到户部衙署附近乞讨。其他部门纷纷派人到户部催要拖欠的俸禄,一时间,户部的人来人往,门槛都快踩烂了。
      负责处理拖欠俸禄的是司务厅司务曹溶,他带着一帮人将各部送来的清单统计清楚,交由杨易审核批准。
      杨易根本没精力细看,只是简单看看是哪个部门的,他将礼部的清单扔一边去,“告知礼部,让张四知来找我要俸禄”,张四知这老家伙,总是暗地使坏,记着杀子之仇呢,必须都收拾一番。
      接着,杨易又将都察院、六科的清单扔到一边,“一群胡说八道的言官,好意思要俸禄?”每次弹劾自己,都察院、六科的言官们都是积极分子,这仇杨易记着呢!
      曹溶抹抹额头的汗,“喏!”
      杨易又扔出几个部门的清单,“翰林院和国子监的有些人,读书把脑子读坏了,自以为读了几本圣贤书就说这说那的,先拖着……工部的拖着,告诉他们,仓库修缮好了再发……问问僧录司,去年他们发了两万张度牒,为何缴纳户部的只有一万两银子?……”
      度牒是明朝政府发给僧尼的凭证,因为僧尼有免税的特权,所有买的人很多。官府也将度牒作为敛财的重要手段,往往一张度牒要卖十几两银子。杨易很关心这笔收入到底去了哪里。
      杨易又将兵部的清单拿了出来,“这些年,朝廷穷尽全国之力支持兵部,甚至多番加派,惹得民怨四起,都为了兵部。地方上征派的钱粮多直接输送边镇,朝廷财力大半输往兵部,为何兵部扔拖欠如此严重?……让兵部拟个条陈,把去年朝廷拨付的钱粮走向列出来……”对于兵部,杨易并非刻意刁难,他自己也清楚很多问题的症结所在,但是他清楚的只是一个方面而已,崇祯登基以来,几乎财政都搭进了军队里,必须要更详细的了解情况才行。否则,军队永远是个无底洞,将大明的国力拖垮!
      曹溶有些犹豫,“大人,杨阁部可不好说话!”杨嗣昌深得皇帝宠信,他能按照杨易的要求来做?
      杨易不以为然,“照我的话直说。”对于自己这个家门,杨易可不在乎。
      曹溶再抹抹额头的汗,“喏!”
      杨易又将钦天监的清单拿了出来,曹溶以为他又要找理由延迟发放俸禄。没曾想,杨易将这清单放到了另一边,“我答应汤若望修建教堂的事儿迟迟没有兑现,有些不好意思啊!钦天监的俸禄优先发放!……我老丈人在刑部任职,我这做女婿的得为岳丈争脸不是,刑部的俸禄也优先发放……”汤若望为杨易搜索西方人才和书籍,还指点枪炮的生产,杨易必须照顾照顾!
      曹溶舒口气,“喏!”
      ……
      杨易对各部区别对待,并非完全的公报私仇。因为他在朝中太孤独了,几乎没什么盟友,如果要推行自己的主张,必须要树立威严,否则说出去的话别人当放屁。这就是为官之道,亲近我的有糖吃,不听话的只能给巴掌。
      杨易此举虽然引起一片非议之声,却也引来更多人的敬畏。
      ……
      常言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杨易晋升阁臣级重要人物,给徐家带来莫大的荣耀,徐家可谓门庭若市。很多人希冀通过徐家攀上杨易的关系,尤其是各部的官员们,受到了压力,要解决基层官吏的薪俸问题,他们没脸找杨易,于是婉转的找各种关系,希望通过杨易的岳丈来疏关系。
      没有希望也就罢了,基层官吏们这些天过得苦哈哈的,杨易给了他们希冀,他们自然眼巴巴的盼望拖欠的薪俸发放下来。但是上层官员们因为得罪了杨易,而导致薪俸发放不下来,他们自然有怨气。他们当然不敢反抗,但是可以通过消极怠工等方式给上司

第536章翁婿夜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