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39章众志成城[1/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雅图前脚刚走,陈启新就带着何复、曹溶、牛廷麟等户部官员来了。他们对杨易一番慰问之后,个个露出苦瓜脸,钱粮不足,各部的需求公文如雪片一般飞来,他们顶不住了。
      陈启新板着手指娓娓道来,“……汛期到来,黄河水持续上涨,工部要求紧急调拨钱粮,加固河堤……山西旱情严重,流民四起,有民乱的危险,要求朝廷发放赈济钱粮……湖广招抚的流贼张献忠、罗汝才诸部要求朝廷发放钱粮,一度兵逼襄阳……”
      “等等!”不等陈启新说完,杨易插话道,“湖广的流贼怎么回事?”一听到张献忠的名字,杨易异常敏感。
      何复解释道,“熊文灿总理招抚流贼时允诺为其发放钱粮,国库穷成这样,哪有钱粮发放啊,就一直拖着。张献忠、罗汝才这些贼渠就带兵威胁,此事若是处理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杨易怒道,“熊文灿就是个混账,老子离开湖广时,贼乱几乎就平息了,他要是继续带兵剿贼,何来今日之隐患!脑袋被门板夹了,蠢不可及!”
      当时,杨易本想彻底剿灭流贼再北上勤王,无奈朝廷再三督促,不得不北返。离开时,张献忠、罗汝才等流贼已经元气大伤,被压缩在狭小区域,左良玉等官军主力依然在。熊文灿只要一咬牙,剿灭流贼的几率非常高。
      偏偏熊文灿这家伙,满脑子的招抚,杨易要抵御鞑虏,无暇顾及。鞑虏驱走之后,熊文灿也将流贼招抚完了,木已成舟。满朝文武,包括崇祯都沉浸在河清海晏的迷梦中,加之杨易连续征战,也累了,也就接受了招抚的局面。
      而今再次听到张献忠的名头,杨易懊恼,疏忽了,张献忠、李自成之流必须斩尽杀绝,否则后患无穷。看来回京师一定要向崇祯言明厉害,务必不能对流贼掉以轻心。
      陈启新继续介绍哪些地方需要钱粮云云,杨易听得头都大了,这里水灾、那里旱灾,到处是天灾人祸。
      最后陈启新道,“兵部尚书杨嗣昌派人到户部传话,兵部关系江山社稷,国家安宁,必须优先解决钱粮。兵部的钱粮走向事关机密,不会向户部交代。”
      杨嗣昌虽然只是兵部尚书,但是实际权力在首辅之上,因为崇祯信任他。所以他有底气“教育”杨易。
      杨易冷哼道,“你是不用给我交代,流贼要是再起,看你杨嗣昌如何给陛下交代!”
      曹溶道,“俸禄拖欠的漏洞太大了,卖盐引的银子所剩无几,但还有不少官吏拿不到。”
      负责仓库进出的牛廷麟苦着脸,“存储银子的银库天天被人堵着,要求发放他们的俸禄,若不及时解决,卑职担心他们会将银库扒了。”都没有俸禄拿吧,大家也就相安无事。但是很多人拿到了俸禄,没有拿到俸禄的人心态就不平衡了,开始出现过激行为。
      杨易很无奈,本想休养几日,奈何公事太多,全是问题,大明帝国的司农不好做啊!“夏粮收得如何?”
      牛廷麟叹道,“今年各地天灾频发,加之贼乱和鞑虏入寇,淮河之北恐无粮可入库。而江南以秋粮为主,漕运至京城最早也要到腊月。剩下这小半年时间恐怕户部难过啊!”<

第539章众志成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