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行不禁苦笑,这件事有点复杂呀。
真正的叛国者被加官进爵,而守城英雄却被凌迟处死。
难怪这个胡勇怨念这么重,几百年了都不肯去投胎转世。
可是,这件事要怎么查?当年的当事人全都死了,难道要去找诡异断案?
厉行的心猛地一沉,这罪恶之城的诡异怕不都是冤死的吧?
所以它们憎恨人类,甚至想要毁灭地球上的所有人类。
如果真的是这样,自己还它们公道,是不是就可以缓解地球的灾变了?
厉行觉得这个思路应该是正确的。
首先最重要的是找出潘文安叛国的证据,为胡勇洗刷冤情。
厉行又把卷宗拿来,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书信的笔迹是胡勇的没错,还有他之前的手稿作为比对,至少从肉眼来看,这的确是一个人的笔迹。
可是,厉行曾听说过,古代专门有一种人模仿别人的笔迹,可以做到以假乱真。
于是,调出鉴定机器人,对笔迹重新鉴定。
结果机器人显示的结果,这两封信并非一人所写。
理由是,运笔的力度完全不同。
这样一来,探子的证词也就不可取信了。
有人冒充胡勇跟探子联系,但是,送信这种事一定不会亲自去,这个探子不可能见过胡勇本人。
既然里通外国的信件不是胡勇写的,他的冤情就洗刷了一半。
现在要找到潘文安叛国的证据,这件事才算结束。
首先,潘文安要想陷害胡勇,必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就是模仿胡勇笔迹的人。
潘文安是个武将,而且跟胡勇的关系一定不好,接触他的时间也不会多,模仿笔迹这件事他自己做的可能性为零。
所以,这个人才是关键。
这个人要符合几个条件,首先得是个文人,武将没有时间每天研究书法;
其次,跟胡勇关系密切,熟悉他的生活习惯,很有可能每天都跟他在一起。
最后,一定是一个让胡勇不设防的人。
在古代,为了方便管理,无论文武官员都是异地上任。
所以,胡勇身边并没有家人。
能够取得他的信任,又是个文人,这样人并不多,且只有一个,就是他的军师程硕。
程硕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但苦于没有背景几次参加科考都没能高中。
还是偶然的机会被胡勇碰上,留在身边做幕僚。
他对胡勇感激涕零,也尽心尽力辅佐了胡勇多年。
可是胡勇为人耿直,不懂变通,多年下来一直只是个镇守边关的守将。
程硕感觉跟着胡勇怕是到死都是个无官无职的幕僚,他不甘心自己的才华被埋没。
潘文安给了他希望,让他背叛胡勇。
或许,程硕也挣扎过,抗拒过,但最终还是败给了自己的私欲。
他配合潘文安诬陷胡勇叛国,让潘文安实现了自己的升官发财梦。
可是卷宗记载,程硕在大战当天殉国。
可想而知,潘文安怎么会让一个掌握自己把柄的人活在世上?程硕的死就显得有些耐人寻味了。
 
第三百七十章真相只有一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