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短篇侦探小说《杀人碎尸案》[1/2页]

宇宙巡洋舰长短篇小说集 宇宙巡洋舰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故事里出现的人名都是化名。
      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
      北京郊区的一个小镇子里。
      一天清晨,几个刚值完夜班的治安联防队员。
      他们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带着满身的疲惫准备回家睡觉。
      这些日子,屡屡有半夜自行车丢失的案件发生。
      当地只有一个小派出所,警力十分有限。
      就从小镇附近的工厂与村子里组织了义务治安联防队。
      联防队员他们几个人一队,分三班进行倒班。
      日夜在小镇四处巡逻,力图抓获偷自行车的贼。
      这不,这些联防队员们刚下夜班。
      他们眯眯瞪瞪地顺着一条公路的边缘走着,困得简直就要这么睡着了。
      忽然,一个队员用手一指远处,惊呼道。
      “你们看!那里有烟!”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
      就见远处的小河边,一处偏僻的河边沙滩地。
      就在沙滩上升起了浓浓的黑烟,看着像是什么东西烧着了。
      这几个联防队员一看有火情,他们一下子就不困了,纷纷跑向了着火的沙滩地。
      就见一个土坑里有黑乎乎的东西正在剧烈燃烧着。
      火苗很大,浓烟冲天而起。
      闻着有股汽油味和特殊的腐臭味道,从火堆里散发出来。
      这是谁点的火?烧的是什么东西?怎么味道这么怪?
      联防队员见四周无人,他们就拿根棍子挑开火堆,看看里面到底烧的什么东西。
      忽然,一个拿棍子的队员大声惊呼。
      “妈呀!这……这是一个死人!”
      原来火堆里是一具尸体,被大卸八块浇上汽油在这里烧呢。
      ……
      派出所听说有杀人碎尸案,他们一边派出警员前往案发现场。
      一边打电话向北京市公安总局求助,请上级派法医和刑侦专家前来协助破案。
      很快,刑侦专家和法医都来到了案发现场。
      法医先现场检查了尸体。
      随后,初步得出了结论。
      尸体头部从颈部被切下头颅,身体四肢也被切断,躯干也被从腰部横切为两半。
      刀口很整齐,刀具很锋利,罪犯手法很娴熟,心理素质很好。
      尸体虽然被燃烧过,可是并未完全烧毁,还保留着很多肢体细节。
      尸体的衣物也并未完全烧毁,还有部分碎片存在。
      被害人脸部被故意破坏,无法辨认容貌。
      被害人体型偏胖,身高约为一米75左右。
      被害人前胸心脏部位有很深的刀口,这里应该就是他的致死伤。
      被害人是被人用锐器刺破心脏而死亡的。
      在其腹部右下部有一颗黑痣,黑痣上还有一缕黑毛。
      被害人为男性,年龄为35至40岁左右。
      死亡时间应该是24小时之前。
      听到法医的初步检测报告,刑侦专家向他表示感谢。
      刑侦专家是一位老警察,姓李,人称李刑侦。
      李刑侦今年已经50岁了,干了一辈子刑侦。
      见过无数个像这样的案发现场。
      根据多年的经验。
      李刑侦立即就确定了这个发现尸体的河滩并不是案发的第一现场。
      一是,附近没有搏斗的痕迹。
      杀这样一个成年男性,不可能轻易的得手。
      二是,现场也没有杀人分尸产生的大量血迹。
      把一个成年人切成这样一段段的,一定会产生大量的血迹,而这里没有大片的血迹。
      再看周边的环境。
      这里是距离公路有一段路程的小河边,是一处很偏僻的河边沙滩地。
      看来,罪犯是开着汽车来到这里抛尸烧尸的。
      烧尸的燃料就是从汽车油箱里抽出的汽油。
      估计是紧张或者是遇到了路人,凶手怕被发现,所以没有将尸体完全烧毁就逃跑了。
      想到这里,李刑侦带上手套,拿起一根木棍拨弄着尸体堆里的物件。
      看看尸体上还有没有什么线索。
      左弄弄,右捅捅。
      忽然,李刑侦眼前一亮。
      “有门!”
      李刑侦大叫一声,引得周围的其他办案刑警们都围拢了过来。
      “老李!有什么发现吗?”
      一个李刑侦的同事问道。
      “你看这是什么?”
      说话间,李刑侦从尸体衣服里挑出了一个四四方方的物件。
      那个同事一看这个东西,他高兴地大叫一声。
      “卧槽!真是太邪门了!居然还有这种事!”
      就见李刑侦从尸体衣服里挑出的是一张身份证。
      李刑侦用戴着手套的手捡起这张身份证,仔细一看。
      上面虽然也被火烧过,塑料外皮都已经变形,可是依然能看清楚照片和上面的字迹。
      就见身份证上面印着。
      姓名:刘铁拴
      性别:男
      民族:汉
      出生:1956年1月31日
      住址:河北省某某市某某县某某乡某某村
      有了姓名地址就好办了,李刑侦叫人把尸体收好,送入冷库。
      他和办案组的其他刑警马上驱车赶往身份证上的地址,并和当地公安局取得联系。
      当地公安局也派出了警员一同前往,协同办案。
      来到了那个村子,到了这个刘铁拴的家里。
      刘铁拴的老婆听说有警察找她,赶紧接待这些了警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刑侦很和蔼地说道:“同志你别紧张,我们找你就是想了解一些事情,请你听仔细了,然后认真回答,好吗?”
      女人点头道:“好的,俺知道了。”
      李刑侦问道:“刘铁拴你认识吗?”
      女人道:“刘铁拴是俺男人。”
      李刑侦问道:“他现在在哪里?”
      女人道:“他一直在北京做买卖,好些日子没回家了。”
      李刑侦又问道:“他身体上有什么特别的记号吗?比如黑痣,伤疤什么的。”
      女人一边比划着,一边说道:“有啊!他这边的肚子上有个黑痣,上面还长着黑毛。”
      李刑侦拿出那张身份证的照片递给女人,问道:“你看,这是你丈夫的身份证吗?”
      女人拿过照片一看,马上就说道:“是啊!这就是俺男人的!怎么?他出啥事了?”
      案情已经有眉目了。
      李刑侦叹了一口气地对女人说:“同志,你丈夫可能已经出事了,请你跟我们走一趟,去看看尸体是不是他。”
      很快,女人就确定了那个尸体就是她的丈夫刘铁拴。
      女人哭得死去活来,伤心不已。
      李刑侦耐心地安慰那个女人。
      哭了一阵,等女人的情绪平稳了,李刑侦就向女人了解刘铁拴的情况。
      女人就把刘铁拴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这个刘铁拴是一个普通农民。
      受到改革开放大趋势的影响,他也下海经商了。
      长期在北京与周边地区倒腾一些紧俏货物,俗称“倒爷”。
      据说,赚了不少钱。
      这个刘铁拴因为痴迷于经商,经常几天十几天不回家,长期在外头住旅馆饭店。
      女人还说,为了做生意刘铁拴还花大价钱买了一部“摩托罗拉”汉显的BP机。
      那时不像现在人人都有手机,好些人都是用BP机也就是传呼机接收消息,然后再找电话联系。
      随后,女人就把刘铁拴传呼机号码给了李刑侦。
      李刑侦马上用公安局的电话打给传呼台。
      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请传呼台查一查刘铁拴传呼机的情况,看看是哪个电话最近呼叫他。
      传呼台很快就查到,前天一个电话呼叫了刘铁拴传呼机很多次。
      接着,李刑侦顺藤摸瓜又查了那部电话。
      那是一部家庭电话,住址就在刘铁拴抛尸的那个镇子。
      案子取得了突破进展。
      这时,已经是发现尸体第三天的早上了。
      李刑侦马不停蹄地率领着众民警直奔那个地址。
      那里是一个工厂里的家属住宅楼。
      李刑侦叫一个便衣警察敲门,而他们则躲在远处。
      便衣敲门,里面一个女人的声音传来,问是谁。
      便衣说是查水表的,让女人开门。
      愣了一会儿,女人刚开门,便衣就猛地冲了进去。
      远处的李刑侦等人也跟着进了门。
      开门的女人被便衣撞了一个趔趄。
      随后,她看到后面穿警服的李刑侦众人。
      她的脸“唰”地一下的就变白了。
      李刑侦干刑侦多年,见过无数的犯罪分子,经验十分丰富。
      一看这个女人这样,就知道这案子多半是成了。
      一同来的女警察控制住那个女人。
      众人发现家里只有这女人一个人。
      李刑侦凭着直觉直奔卫生间。
      卫生间本来就亮着灯。
 

短篇侦探小说《杀人碎尸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