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余二婶有些惊讶,大娘满脸褶子,皮肤粗糙,头发枯黄,看上去年纪比她还要大。
      她解释道,“我不是故意的,看娃娃很亲近你才这样猜测。”
      大娘笑笑没放在心上,“这是狗蛋在路边捡的娃娃,还没有名字。”
      余澄听了这话看了一眼狗蛋,还挺热心肠。
      吃完一锅热汤,大家浑身都舒服了起来。
      就连小娃娃都咯咯的笑了出来。
      余二婶善谈,在和大娘的交谈中得知,他们来自朱庄,大娘随夫家也姓朱,因为最靠近大魏国,村子率先受到战乱的影响,是第一批背井离乡的村民,只不过在逃难的过程中,又遇到大洪水村民死的死伤的伤,后来只剩下十来个。
      本以为可以等到县城知府的救济,没想到,知府并不救济难民,反而紧锁城门,难民靠近城门就会暴打一顿。
      大家没有办法,只好停留在官道上。
      之后,又陆陆续续捡到了很多老弱病残,大家互相依偎,活到了现在。
      只不过山下的难民太凶,他们都是妇女孩子,压根不是他们的对手,就算有善人出城施粥,他们的吃食也总会被别人抢走。
      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不得不上山。
      余二婶听完心里特别难受,看着光着脚舔碗的孩子,瘦骨嶙峋,一双大眼睛渴望的看着饭碗,忍不住擦了擦眼角。
      他们吃完饭,阎腾便掂起木桶,一行人准备离开。
      余二婶不舍的把自己兜里的面包掏出来递给了大娘,“让娃娃多吃一口。”
      大娘眼眸中闪烁着泪水,忍不住说了好几遍谢谢。
      一行人慢悠悠的走回去,走到村子里,余二婶看向余澄,小声提议道,“小余,正好咱们村子少了那么多土匪,不如咱们收留他们吧。”
      都是小孩子,应该也吃不了多少东西。
      余澄停下脚步,她并不是铁石心肠,何尝不想收留他们?
      但凡事只要有了开头,就会有下一次,到时候鱼龙混杂,管理也是个问题。
      “他们要有收留的价值,我才会收留他们。”
      小八嗯了一声,“对,二婶,心软是好事,但不能一直心肠软,咱们也要生存。”
      余二婶只好叹口气,“我知道了。”
      她失魂落魄的回到了屋子,一晚上辗转反侧,都在想同一个问题,如何让狗蛋他们体现价值,被收留下来。
      日子慢悠悠的往前走着,天气越来越热,俨然已经进入了夏天。
      余二婶时不时的接济一下狗蛋他们,狗蛋也知道知恩图报,没事的时候就帮村子砍木头,挖土,大家都心知肚明,没有点破。
      这期间,土匪们接连逃跑的只剩下十来个,村子里的人手严重不足。
      老年人都投入到了生产活动中,每天累的腰酸背痛,一动浑身的骨头就咯吱咯吱的响。
      计闻自制拔罐疗法,每天忙的脚不沾地。
      高强度的工作,就连余澄都有点承受不住。
      好在,劳动创造了价值。
      厕所完工,地面平整,房屋也盖了两座,最起码大家不用露天睡觉了。
      今天,和往常一样忙碌到半夜。
      狗蛋却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
      “不好了,好多难民进山了!”
      小八有些好笑,“你们都进山了,还能管着别人进山?”
      狗蛋着急道,“不是的,他们都拿着武器,正在往这边过来!”
      余澄停下了手中的活,吩咐小八和阎腾赶紧拿武器,让大爷大妈们先躲起来。
      而后又嘱咐狗蛋,“你们也赶紧藏起来。”
      狗蛋摇摇头,“大娘已经带着他们藏起

第23章 装神弄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