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章 爷爷奶奶战火中的爱情[1/2页]

我家的故事 宇宙巡洋舰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爷爷娶媳妇了。
      不过,他此时娶的媳妇还不是我亲奶奶。
      这是为什么呢?
      要想弄明白这件事情就要从我奶奶说起。
      我奶奶名叫曾一楠,和我爷爷是一个乡的,年龄比我爷爷整整小12岁。
      奶奶的爸爸妈妈都是普通的农民,奶奶还有一个弟弟,比她小两岁。
      据我爷爷回忆,由于年龄差距很大,爷爷和奶奶当时虽说同是一个乡的,但是互相还不是很熟悉。
      由于那时候根深蒂固“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奶奶的父母没有让奶奶上私塾学文化,从小培养她下地干农活。
      那年月中国农村的女孩子好多都是这样的,她们就是因为性别的原因而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就因为这样,奶奶直到年纪很大了都识字不多。
      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奶奶很聪明,又能说会道,除了看书识字以外学什么都学的很快。
      岁月悠悠。
      这一年奶奶十五岁了,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了。
      奶奶后来回忆说,那时候她不敢说是貌如天仙吧,但至少是我们老家乡里有名的大美女了。
      奶奶不光漂亮聪明,性格还特别好,属于那种很招人喜欢的类型。
      而且身体也特别健康,尤其是那一双大长腿,非常善于奔跑,在我们老家崎岖的山路上照样健步如飞。
      奶奶性格外向,喜欢张罗事情,思想还很进步,是我们老家那里的新时代女性。
      此时正是抗日时期,我爷爷领导的游击大队正在我们老家和日本鬼子不断战斗着。
      我奶奶这样一个小姑娘,她思想进步、聪明伶俐、外加还有跑步飞快的优势。
      这样的人才要不给游击队送情报岂不是浪费了?
      于是,奶奶毅然决然地参加了革命工作,专门给游击队送情报。
      什么?你说才十五岁的小女孩就去工作吗?是不是年纪太小了?
      请记住,那是1940年代,那时候的女孩子十五、六岁就可以嫁人了,当时就是这样的。
      奶奶这样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十五岁了,自然有许多人惦记着。
      这不,那个说媒的董媒婆来我奶奶家了,想要给我奶奶说媒。
      “我曾一楠是新时代的女性,我要自己找婆家,董婶子您请回去吧。”
      奶奶客气地拒绝了董媒婆的说媒。
      奶奶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是通过给游击队送情报的工作,她认识了很多人,接触了不少进步的思想。
      她开阔了眼界,当然不再愿意被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思想所左右了。
      董媒婆见我奶奶不愿意,她只好悻悻离去。
      之后,她再次来到我奶奶家,这回她改变了策略,去找我奶奶的爸爸——曾老汉。
      董媒婆巧舌如簧,想说动曾老汉,让他以父亲的命令强迫我奶奶就范。
      你问我,董媒婆为什么这么上心?
      因为有利可图啊。
      正所谓:无利不起早。
      过去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因此说媒在成就姻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说媒的时候,媒人首先要对男女双方及其家庭情况都有一定的了解,力求做到“门当户对”。
      然后媒人要能够基本准确真实地同男女双方及其父母进行沟通,尽量在扬长避短的情况下,使双方可以充分了解对方的长处,最终促成嫁娶协议的达成。
      一般来讲,在媒人到男女两家时,两家人都要热情招待,主要是为了表达对其热心联络的谢意。
      如果能说成一桩媒,媒人就可以得到一些赏金,称为“谢媒礼”。
      这笔钱通常是由男方支付,如果是倒插门,则由女方支付。
      在成亲的前一天,男方要派人将“谢媒礼”连同送给媒人的肘子、鸡、鸭、布料、鞋袜一起送到媒人家。
      在成亲之日,媒人要同男方家人一起到女方家接亲,谓之“发媒”或“圆媒”。
      “谢媒钱”的多少,一般要视主家的经济状况而自行决定,但无论多少,都要以红纸封好,称“红包”。
      只有等新娘子过门以后,媒人的工作才算结束。
      所以说,媒婆干好了,促成了一桩婚,她就既得财,又得物,还会有一种做善事的成就感。
      有以上诸多的好处,董媒婆这么地卖力就可以理解了。
      可是,任凭董媒婆口吐莲花,唾沫星子乱飞,曾老汉都无动于衷,缓缓地说了一句。
      “这丫头才十五,先不着急找婆家,先让她在家里多干两年农活儿,等他弟弟学上完了再说吧。”
      董媒婆见曾老汉这么一说,她只能暂时作罢,可是她还不死心,还想要继续缠着我奶奶。
      这么漂亮的姑娘要给说好了,那“谢媒钱”还少得了吗?
      董媒婆心中暗暗盘算着。
      她哪里知道,我奶奶其实早就有心上人了,不用说就是我爷爷江洪师啦。
      说起爷爷和奶奶的爱情之路,还是要从他们一次离奇的相遇说起。
      那是奶奶刚开始给游击队送情报的时候。
      有一次,地下党的同志得到了鬼子的一条重要情报。
      情报被写到一张纸上,几经辗转到了我奶奶手上。
      奶奶把情报藏好,向游击队的活动区域跑去。
      奶奶当时岁数不太大,按今天的眼光看,还是一个没成年的小女孩。
      正所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奶奶有一种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责任感。
      由于跑步天赋极好,又长年务农,体力也很好,此时的奶奶就像跑步运动员一样,迈开矫健的步伐,在山区里的土路上飞奔。
      因为知道情报紧急,奶奶就没走偏僻的小路,而是走了比较好走的大路。
      一个人在路上跑了一会儿之后。
      此时,奶奶来到一个三叉路口。
      往左边走的那一条路就是去游击队的路。
      奶奶刚要顺着那一条路飞跑而去。
      谁知,三叉路口从另一条路上出现了几个鬼子和一伙伪军。
      前头带路的伪军见一个农民打扮的女娃正在往前跑。
      这荒山秃岭的,一个小女孩这么玩命地跑路,这也太反常了。
      他眼睛一转,心中就盘算了一会儿,大概明白了什么。
      他迅速朝我奶奶那个方向追去,并高声大喊。
      “站住!那个女娃娃站住!我们要检查!站住!”
      见这个伪军这么一喊一追,另外一个伪军对身后的鬼子说道。
      “报告太君,这个女娃娃十有八九是给‘土猴

第3章 爷爷奶奶战火中的爱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