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哦,原来如此,我们中华书局是最喜欢这类的书籍了,你有原稿给我看一下吗?”杨子正强烈的抑制着自己的激动,尽量让自己变得平静与合理。
      “原稿?有的,有的。”宋推官一听兴奋的像个初哥一样连忙应声道,对,这位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宋应星。
      “那在下现在可以一瞻此巨作吗?”杨子正一时激动了连说话都显得小心翼翼。
      “现在?那你得稍等,我回去拿一下书稿了。”宋应星连忙说道。
      “那真是麻烦了,我让人陪你去吧,坐我们的马车会快一点。”杨子正这急得都流哈喇子了。
      “呀,那就麻烦杨朋友了。”宋应星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杨子正,叫年轻了不符合他现在的名气,叫高了宋应星又觉得这是在吹捧年轻人,干脆按规矩先叫一声朋友。
      “呀,不麻烦不麻烦的,陈炬,你驾车去陪宋大人拿一下书稿,注意安全。”杨子正吩咐完之后,就看着陈炬与宋应星走了。
      杨子正连吩咐这里的陈掌柜不用管他们,忙带着大家回了房间,然后就兴奋的挥了挥拳,看得周围的人一脸懵,这个人值得这么兴奋?
      “老师,这个宋大人的书很好?”陈维崧小声的问了一句。
      “不知道啊,但我知道这个人可是花了好多年的时间来写这本书的,应该值得期待。”杨子正说他不知道,众人一副‘你不知道你这么兴奋?的表情,也不好揭穿杨子正。
      在众人度日如年的期待下,半个时辰后陈炬带着宋应星以及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来了,宋应星一拿出书杨子正人都激动了。
      杨子正拿起书便开始看起来,而他的三个学生则是眼巴巴的望着很是好奇。
      “好,这句话说得好。‘纨裤之子,以赭衣视笠蓑;经生之家,以农夫为诟詈。晨炊晚饷,知其味而忘其源者众矣!夫先农而系之以神,岂人力之所为哉!,子正也以为天下读书人只读圣贤书从不研究这农事是一种倒行逆事。如果把农事研究好了,天下人都能吃饱饭了,这盛事不就来了嘛,难道盛世是用读书读出来的吗?宋大人果然看问题鞭辟入里也!”
      杨子正笑着夸道,宋应星一见杨子正的态度顿时整个人红光满面,觉得有希望。
      他这书一直找不到人愿意刻印,这不他的好友涂绍??说再没人愿意刻印,他愿出资帮忙刻印出书。
      涂绍??虽是好友,但也只是个举人,现在也不过是在四川当个督学,家资并不比他宋家好多少,他多少有些不好意思的。
      现在听到中华书局的少东家夸奖喜欢了,看样子是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了。
      “咦,宋大人,你这是真正的农书啊,异常的详细,好,好,很好,有了此书农民的收成应该要涨三成以上了。”杨子正看完《乃粒》卷就把这一卷传给陈维崧,他继续看《乃服》卷。
      “杨朋友夸奖了,这些不过是老朽走遍南北造访农者所获,并非老朽所创也。”宋应星谦虚道。
      “维崧,郑福,郑森,你们三个要好好向宋大人学习了。读书治学,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切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分析后再做学问。我说了科学就是要实事求是,充分调查研究,反复推证,然后再小心定论。”
      “是,谨尊老师教诲。”陈维崧三人齐声道,陈维崧还急忙拿出一本空白的书稿把刚才的话记录了下来。
      这是他要做的《正论》,科学的根基之书。
      宋应星听到杨子正在现场指教学生顿时佩服不已,不是杨子正夸他的治学严谨,而是杨子正的科学治学的态度,真的是令人钦佩啊。
      “杨朋友,你的科学真的是……务实之学!”
      “哈,宋大人见笑了,我继续看。”
      应付完宋应星杨子正继续看着。
      “呀,宋大人你这‘凡茧色唯黄白两

052 收获满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