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60 怎么样既打了红毛夷又获得利益?[1/2页]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天黑黑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来人,去把许万年叫来。”杨子正皱着眉头表示不解,这么大的事许万年怎么没给他报告?
      不一会儿,许万年出现在了杨子正的书房内。
      “大都督。”
      “万年啊,这是我刚刚接到的一封信,怎么我们的报情处会把这等大事给落下了?”杨子正脸色不怎么好看。
      许万年愣了一下后,拿起信看了一遍,他也皱起眉头。
      “这……大都督,给属下一点时,我一定查出来是谁懈怠,办事不力了。”许万拱拳。
      “嗯,队伍带久了,要适时的换一些方法。有些人前期可以靠言语激励,后期就要靠财物激励的,当然最重要是要保持一直来的信仰不能变。万年啊,任何部门的管理不能一潭死水,要有变化。”杨子正把一开始的怒气消退后,反而给许万年说教起来。
      情报处很重要啊,千万不能出岔子,如果不是这次的事,他们都没发现情报处竟出了问题。
      “是,属下谨记大都督所言,定会改变方法,不再出现问题。”许万年保证道。
      “嗯,去吧,把这次他们开战的所有信息都收集过来。”杨子正吩咐道。
      “是。”
      许万年退下后,杨子正走到地图前慢慢的看着。
      这到底是不是个机会?会不会引起中华邮行与佛朗机与荷兰人的全面对抗?到时候他们两方合起来对付中华邮行怎么办?
      断了海上商路怎么办?之后联合东南亚诸国与中华邮行对抗怎么办?
      杨子正的脑海里闪过许多的想法,想了想,他把外面的秘书团几人叫了进来。
      “大家都看一下郑森的信,然后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杨子正把郑森的信给他们。
      众人一一看过之后都明白了杨子正的意思,毕竟他们都学会了中国官场的一套,揣摩上意。
      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这种官场潜规则,不是你说你学儒还是学科学或是学法家就能改变的。
      这就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东西,就像中国人看到一块荒地想的就是种什么菜一样。
      等一圈转完了回到了杨子正手中,杨子正半边屁股坐在案台上,他平时就是这样很随意的样式,有时候在科学堂讲课时也这样。
      这叫打破行动上的规则才会打破思维上的规则,科学就需要不同的思维与观点还有创造力。
      有时候杨子正这样的话往往会给这个时代的学子们带来思维观念上很大的冲击力。
      “来,维崧,你先来,说说吧。”杨子正点名。
      “学生觉得,这是一个貌似机会的伪机会。”陈维崧说完然后看了眼杨子正的表情,看他是什么态度。
      “说啊,说你的观点,不要看我的反应,你们这一点我说了好多次了,一定要打破总顺着上头喜欢说话的习惯。”杨子正的教育无时不在的。
      学生们点了点头,但真正会怎么样?不知道。
      “学生之所以说是伪机会,因为它存在几种风险。一是,怕这是荷兰红毛夷与佛朗机人联手设的局,上次茅都督押船北上打败了一次荷兰人后,他们就觉得我们会是他们的大威胁,他们一直找机会削弱我们。所以,这会不会是个局?”
      杨子正与其他人都点了点头,觉得这个大师兄的观点越来越犀利了。
      “二来,就算不是局,如果我们去坐收这渔翁之利也会促使在南海海域的西方人联合起来,因为这里出现了一个水海军的强敌。我们现在有这个实力,或者说有这个精力去找一场与西方诸国的海战吗?学生觉得暂时不可行的。”
      “最后一点,学生以为,如果我们参与这场战争会扰乱我们的既定计划。本来我们的计划是过年后朝南扩张,若是参与这场战争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胜利了,我们需要大量的水军去维持我们的胜利,二是需要大量的人员去建设与管理流求,三,我们要时刻防患荷兰红毛夷与佛朗机的复仇。”
      “这三个事件会严重的牵扯我们的精力,会影响到我们南下的战略,于我们的既定战略是不利的。老师常说,战略确定了就不要轻易变动,因为轻易的变动会导致所有的盘算与计划变得扑塑迷离。除非是来了一个足以改变未来格局的变化不得不改变既定的战略,这人变化要么是威胁生存,要么是比既定战略更大的收益。”
  

160 怎么样既打了红毛夷又获得利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