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来在省城一家磨具公司工作。工资不多,但上班倒也清闲,本想过着平静的生活。有一天,我和公司的同事,上街办事时,看到省财院招生的公告,在同事的相邀之下,参加省财院招生的考试。
后来,收到报到通知书。于是,我们入校,参加为期两年的培训学习。
时光飞快,舒适的校园生活离我们远去。
信心满满的我们,准备回公司大展宏图……
然而,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公司每况愈下,频临破产,我失业了。年轻的我,可不愿意在家里围着灶台虚度光阴。四处托人找工作,未果。
遂到市劳动局申报工作请求,等待通知。然而,这时期,大街上,尽是从厂矿分流出来的工人,以及和我一样公司关门的员工,都想找一份新的工作。人多粥少,谈何容易。我决定,去福建沿海地区打工。
打定主意,收拾行囊,辞别父母。
独自一人,即将踏上南下的火车,开始我艰难的打工生涯。
我来到车站,购票大厅满眼尽是外出打工的人们,他们拿着装满锅碗瓢盆的编织袋,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有的还带着年龄较小的孩子,去往福建、广东那些经济发达的省份。还有的,是那些从高校毕业心怀雄心壮志,意气风发,准备去北京上海发展自己事业的年青人。……
我买了车票,等着火车站广播,进站的通知。
背井离乡,是我们这些外出打工族的无奈选择。既然是命运的安排,那我们就去奋斗吧!年轻,是我们唯一的本钱。
我登上车厢,穿过拥挤的人群,找到自己的座位,把行囊放好。我拿出一本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津津有味地看小说,打发火车上枯躁的时间。
由于我乘坐的是长途蒸气火车,所以每到一个车站要停下来,补充燃料和水份。在火车停稳后,列车员打开车门,放到站的旅客下车。只是,下车的少,上车的多,大部分又是年青力壮外出打工的小伙。
车厢越来越拥挤,过道,餐厅,车厢连接处,甚至厕所,塞得满满的,喧闹不已。我收起小说,闭上眼睛,假寐起来。随着火车有节奏的晃动,不知不觉地睡着,太困了!……
这时候,还没有直达福建的专线火车。需要在江西的鹰潭车站下车再转签车票。
我头重脚轻地下了火车,带上行囊,随着人流奔向出站口,直扑签票处。经过半小时的排队,完成了签票。这时,我才松了一口气,就到候车室,找个空的位置坐下。抬头一看,墙上的时钟,离进站还有3个小时,遂到洗漱间整理一番。回到原来的座位上休息,不一会儿,一阵饥饿感袭来,今天还没有吃饭!我就着候车室的开水冲了一杯热茶,拿出临行前母亲煮好的卤鸡蛋,一口一个。母亲煮的卤鸡蛋真是香喷喷的,每每想起,回味无穷!
拍拍微胀的肚皮,再喝一口甘甜的热茶,一切疲劳云消雾散。
随着进站时间的临近,候车室的人们逐渐行动起来。我整理好行囊,准备检票进站。鹰潭上车的人们那就更多了,做生意的,打工的,旅游的,甚至有用扁担挑起箩筐的大叔……在检票口排起长长的队伍。
因为是在中转站,上的车,转签的票是站票。难怪,在检完票后,人们象风一样的冲向车厢,寻找空的座位。
我快步上了车,就在车厢连接处安营扎寨。
过了几分钟,传来汽笛声,超载的火车犹如老牛犁地一样缓慢启动,慢慢的前行。
这时候,你要是去餐厅车厢那就甭想了。除了有座位的人,其他的都是站着的,肩碰肩,脚碰脚,座位下也是躺着人,行李架不光是大包小包,还有人坐上面。特别是那些年幼的小孩,热得哇哇大哭,年轻的妈妈又是喂水又是擦汗,周围的人看得心焦,打开车窗,并询问是否中暑。这场面不仅只有这节车厢出现,其他火车同样如此。为了生活,我们四处奔波。火车上发生的事,只不过是我们打工路上的小插曲罢了。前途未卜啊!
我在同乡的介绍下,在建筑工地上做劳务。
闽南之地,尤其是夏季的气候特别炎热,白天气温高达30度。为赶工期,大清早的,工头催着我们干活。挖地基,卸水泥,抬钢筋,搬管件……。晚上,我们常常加班到十一、二点。
这一天,搬运台式空调到十三楼。外号“小四川”的工友异想天开地说,乘电梯。工头眉毛一皱,急吼道:电梯还在维修。今天一定要搬完。否则,扣工钱!!!
好嘛!我们只有咬紧牙关,一人背一台,顺着安全消防通道,迈着沉重的步法,爬向十三层。我们仗着年轻,一口气爬到五层,抽根烟。再重新背起空调,爬上楼梯…………
每个人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又在高温的空气下吹干,后背尽是白白的汗渍。太阳落山的时侯,我们终于搬完卡车上的空调。
为了节省房租,我们晚上住在六楼空的场地。用木板垫在地板上,再放些纸壳充当床铺。天黑之后,成串成串的蚊子,肆无忌惮地向我们轰炸。不一会儿,挂蚊帐点蚊香,驱赶蚊子,大伙忙得不亦乐乎!天南地北地聊起来。
工友们的家乡,贫寒偏远山区居多。有四川,河南,安徽……。为了生计,想多挣点钱,寄回老家,缓解家里贫困的生活。
那时,我们打工的,就怕两件事:工伤和疾病。
至
第1章 打工的艰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