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二百二十七章 娶老婆也能安天下的[1/2页]

大明:朕不是昏君 墨香阁大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半个月后,朱由校摆驾天津卫,两艘大船停靠在天津水师的港口。
      “这就是福船呀!”
      登上大船的朱由校,到处看完后感慨万分,摸着甲板上加固的火炮,看向陪同的官员说:“三保太监七下西洋,扬我大明国威,如今到你们了,朕在京城等着你们好消息。”
      大家齐呼万岁,守护在码头的士兵们根本没听到朱由校说什么,只听到船上传来万岁声,也跟着高呼万岁。
      声浪传入天津卫城,可把百姓们稀罕的,人人奔走相告,皇帝肯定又干了大好事了。
      反正这几年皇帝经常干好事,天津离京城太近了,一点点风吹草动就传到这里,皇帝的光辉形象已经深深植入民心了。
      天津原本是军户为根本的卫所制度,从朱棣时代设天津卫以来,扩展左右卫。防区扩大了许多。
      可大量的民户在此扎根后,许多民事上的纠纷,卫所渐渐无法承担这些管理,朝廷因此逐渐完善行政上的官衙,可毕竟还是卫所为主。
      天启七年随着朱由校军户改革开始,天津自然被列入第一批改革行列。
      撤销天津三卫,改水陆两军指挥使,后来又把指挥使去掉,改成陆军三个团,海军第一舰队、第一分队驻扎地。
      在这不设提督是因为离京城太近了,因此把天津的陆军归入京营管辖,海军归登莱管辖。
      同时设天津府,下辖静海、青县、南皮、盐山、庆云五个县,朱由校没把沧州也归入,以示区别于历史上的满清。
      并任命倪元璐为第一任知府,今年正是他任期三年快要满了,前段时间天津府上万民书留任他,朱由校同意了。
      这位天启二年的进士,历史上的名臣没有辜负他越级提拔的期望,把天津府治理的路不拾遗,并且商业发达,为朝廷创造了不少财富。
      “现在是台风高发季节,原本是不适宜出海的,但你们说趁最近没有台风,先去南洋,朕这才同意的,要记住将士的性命最重要,朕情愿你们迟些年到达,也要你们安全来回,明白了吗?”
      出行的官员躬声回答,心中满是感激之情,皇帝不为利益而忽视他们的生命,让大家都有种知遇之恩的感觉。
      终于到了起航之时,沈有容拉着儿子沈寿岳小声叮嘱,等到分开时,看得到父子两眼圈都是红的。
      袁可立低声安慰道:“士弘兄放心,为了这次出行,咱们准备的很充分,连新鲜蔬菜栽培,皇上都让人实验成功搬上船去,沿途还有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人帮忙,可以在他们的殖民地停靠补给。”
      沈有容苦笑道:“其实某何尝不清楚,只是这心里空落落的,看来是老了,多愁善感起来。”
      “人之常情而已。”
      袁可立安慰着,两人相视一笑,跟上回城的队伍。
      朱由校在天津逗留了半天,召见当地官员和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后才回京。
      几件大事处理完,朱由校现在有闲心了,正好储秀宫那边,那些秀女培训完成分到各宫,乾清宫也来了几个。
     &n

二百二十七章 娶老婆也能安天下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