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这台机机器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实验。”
唐小龙和董辉经过反复的“故障”,又反复的请教专业工程师维修,终于在这个过程中终于学会了掌握在外国人手里的机器的技术。
与此同时,唐小龙要求董辉前往购买生产机器的原料。
唐小龙打算自己研发,建立自己的机器生产线。
以此来对抗外商涌入国内市场带来的压力。
新研发的机器逐步投入到了生产线上。
这样一来就解决了手机芯片生产存在的卡脖子技术问题。
但在京海市场上,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了很多类似于唐小龙之前运营的社区团购项目。
比如说当下市场上最红火的“团圆”。
“团圆”项目里面如果客户订购蔬菜,它可以提供蔬菜包。
如果客户订购熟食,他可以配送熟食肉包。
其中包括未经客户订购但日常需要的各种蔬菜瓜果。
物美价廉,赢得一众消费者的喜爱。
但是这样一来就对唐小龙的社区团购项目“团美”产生了极大的干扰。
一些客户选择了“团圆”订购方式,致使唐小龙这边的“团美”项目流失了大量的客户。
高启兰找到唐小龙,准备说这个市场发展的变化的时候。
唐小龙已经清楚了一切。
他判断,是有人发现自己的生意很有挣钱的前景。
索性就搬运自己的运营模式。
具体是什么人在操作,他已经派张天生去查了。
没过几天,张天生来了消息。
“一个叫种花国红有限公司的企业实际操作着“团圆”项目的发展。”
“而这个“团圆”项目在京海市已经开出了3~4家的分店。”
“在隔壁的临海市,也开始运营到1~2家规模不等的店。”
“种花国红有限公司真是大手笔,而且动作是真快。”
唐小龙判断对方应该是早有预谋,有备而来。
“那种花国红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谁?”
“是一个外国人。在大陆的名字叫南森。”
真是一个熟悉的名字。
唐小龙直接想到的就是之前那个被自己拒绝合作的外贸商人。
“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一个异国他乡的外来人,居然也敢直接照搬我的运营模式。”
“好戏还在后边。”
唐小龙冷冷的挂断了电话。
看着办公室里的高启兰决定要去会会这个南森。
“是唐老板啊,真是稀客。上次去拜访您,您都拒绝了我,没想到您这次上门来拜访我。”
“您的到来真是让我的屋子蓬荜生辉啊。”
听着高启兰翻译出来的话,唐小龙不由得有点惊讶。
到底是小兰的文化深厚,还是这外国人懂点种花国文化呢?
“南森先生,我就不和您绕弯子了。做生意要讲究个底线和道义。”
“如果您一味的照搬和抄袭别人的运营模式,想必您的生意发展一定不会走得更长远。”
“唐小龙先生,我认为种花国有一
第一百一十七章 山寨模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