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良公爵焦躁地来回踱了几步,又吩咐道:“准备一下,咱们也离开巴黎。去通知莫诺,让他也赶紧走。
“这恐怕是我近几年来执行过最危险的任务了。”一名瘦削的红发男子低声道。
一一四.四一.七八.二四一
躲在走廊尽头的立柱凸起后面的索蕾尔探头瞥了眼牢房门前的两名卫兵,缩回身来对旁边的红发男子道:“猎狐,你得引开那两个看守。”
莫诺在一旁接道:“因为,很快就会发生大规模的饥荒,届时到处都是暴民闹事。”
“这个契机就要出现了。”奥尔良公爵高声道,“用不了多久,王室就会陷入巨大的困境。”
索蕾尔等人大惊,忙各自亮出武器,和守卫激战了起来。
约莫十多分钟后,一路险象环生的三人还是安全抵达了三楼关押马勒特度兄弟的牢房西侧。
三个小时后。
几人快速换上带来的军装,在索蕾尔的带领下,沿着走廊溜入一个杂物间,而后从窗外爬进三楼的另一间房间里,趁卫兵换岗的空隙绕至军官休息室,而后再次爬窗……
索蕾尔被两个守卫拽了起来,却忽然想起了什么,忙对富歇道:“对了,大人,我听那两个家伙说,他们的老大好像是个公爵。”
这就是索蕾尔等人弥补过失的计划。
女孩点头,拉起了面纱,迈开大长腿朝巴士底狱走去。
“咚”一声闷响。他力量极大,那铸铁的锁上瞬间出现一道裂缝,似乎再来一下就会碎掉。
“猎狐”立刻粗着嗓子道:“老大派我们救你们出去。”
奥尔良公爵顿时目光一凝,又沉吟片刻,忽然站起身来:“快,让各地立刻开始发动。”
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收益的丧失。
他旁边的那人立刻接道:“政府一直都说有足够的粮食,要大家不必担心。看来,我们都被骗了!”
富歇吁了口气:“所以,你们是想要把犯人劫走?”
军官们闻言顿时神色变冷。
随着一众军方大佬搞清楚了火帽枪的用法,并轮流试射了一番之后,脸上皆是露出凝重之色。
“他们很可能已经察觉了什么,不能再拖了。”
“暴民?”战争大臣摇头,“那些乌合之众造不成什么威胁。”
其他军官也都跟着咒骂起来,而圣普利斯特侯爵却是神色凝重地看向奥尔良公爵:“公爵大人,实际上我们一直想向王室展示军方的态度。不过,这需要一个契机,比如王室无法应付的敌人。”
他大致说了自己的谋划,最后道:“这次我们还得到了显贵会议的支持。是的,王室近来的所作所为太过分了,大家都希望能纠正国王的错误。”
奥尔良公爵没等军官们反驳,立刻接道:“实际上,最危险之处在于,王室在军队中推行的新的晋升机制。”
壮硕男子摊手别过头去:“好吧,随你吧……”
奥尔良公爵笑道:“如果我们进行一些‘操作,情况可就完全不同了。”
巴士底狱的审讯室里,富歇皱眉丢下手里的口供,瞥向对面秀美的年轻女子:“索蕾尔?弗雷兹家的?”
她正要催促雷石快点儿,远处一间牢房的门突然开了,七八名全副武装的守卫从里面涌了出来,显然是早就埋伏在那儿的。
尼斯。
“哦?”富歇立刻转了回来。
几名衣衫破旧的工匠顶着刺骨的寒风来到最近的战略储备粮库,却发现这里已经围了近千人——他们都是被政府售粮点告知,储备粮库没有送来粮食,这才千里迢迢赶来询问情况的。
“公爵?”距离最近的索蕾尔不由得一怔。马勒特度兄弟的老大不应该是莫诺的儿子吗,怎么变成了公爵?
没容她多想,西侧的楼梯上突然传来密集的脚步声。
他们历来是依靠血统和身份垄断军官的,如果现在连平民都可以升为将军,那未来他们的子孙很有可能会失去对军队的控制。
罗亚尔宫。
一名脸上有疤的高大男子立刻大声打断了他:“五天前你们就是这么说的,现在粮食在哪儿?”
一名背着弓箭的年轻男子看了看天色,对索蕾尔道:“时间差不多了,现在就看您的了。”
随着法储行的“央行”地位逐渐确立,已开始对法国各大银行进行必要的监管,他许诺给军方的“经费”数额巨大,很容易就会被注意到。
索蕾尔立刻瞪向他:“您怎么可以这样说王太子殿下!您压根不知道王太子殿下和王室的其他人完全不同,他善良而富有正义感!”
他之前是准备从英国的银行转一遍手的,但眼下情况出现变化,很可能来不及了。
不多时,3名兄弟会同伴沿着绳子攀入了巴士底狱的一间备战室内。
车厢中立刻沉默下来。
“绝不允许这样!”阿斯图将军怒吼道,“王室这是在亵渎军人的传统!”
在守卫森严的巴士底狱里,索蕾尔硬是依靠自己的天赋趟出了一条路来。
他们得知莫诺的儿子因证据不足而无法定罪之后,便决定假扮劫狱,骗取马勒特度兄弟的信任,从他们嘴里套出有用的证据。当然,如果骗不住那两人的话,劫走拷问也是备选项。
他烦躁地对卫兵挥了挥手,转身离去:“先关起来吧。”
他说着,拿出了一支奥古斯特式火帽枪,连同一小袋火帽,一起丢给了阿斯图将军。这种已经开始大量生产的武器,只要肯花钱,从军械厂里搞来一两支并不困难。
通常来说,尼斯的面包每磅不会超过10苏。这对于扣着每一苏工钱勉强过活的市民来说,就意味着会有超过半个月没钱购买食物。
【注1】兄弟会最早是一种行会组织,后来逐渐演变为社团。一般由具有相同利益或信仰的成员组成,甚至是为社交目的而建立。成员之间相互扶持帮助,也会在内部选举干部进行管理。在18世纪非常常见。
第232章 饥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