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25章 发展规划[1/2页]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天海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历史上,法国的工业革命起步并不比英国晚多少,但发展进度却始终落后英国近20年。甚至被德国追上并反超。
  这其中固然有大格命对社会生产破坏的影响,但核心因素还是法国缺乏煤铁矿,尤其是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被德国占领之后更是如此。
  眼下阿尔萨斯洛林的开发已经步入正轨,不过这里主要还是铁资源多,煤矿虽然有,但矿脉非常分散,开采成本比较高。
  而科隆煤矿那可是后世的德国第二大煤田。
  煤层浅,极易开采,且开采出来之后可以直接装船,沿莱茵河运走。
  整体开采运输成本低到令人发指。
  目前科隆的煤炭虽然也有少量开采,但由于德意志地区还未开始工业革命,所以产量几乎可以忽略。
  如果开始大规模开采这里的煤炭资源,可以想见,科隆的经济水平必然会飞速提升。
  普法尔茨地区的煤矿规模虽然小,但同样开采难度低,且距离法国更近,开发之后同样能大幅拉动当地的经济。
  而且这里还有丰富的盐矿和钾矿,都是非常值钱的东西。
  所以约瑟夫要将莱茵兰彻底融入法国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
  一则是法国的“自然边界”需要莱茵兰稳定。
  二则就是这里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
  等到瓦隆莱茵兰洛林工业体系成型,法国将拥有欧洲最为丰富的煤铁资源。
  再加上他带来的各种先进技术和理念,法国在欧洲工业革命的竞争中必将胜出!
  布里安大主教想了想,道:“殿下,那我们就按照卢森堡模式,由工业发展基金和当地资本进行合股,买下当地的煤矿,并大规模修建木轨道。然后带领国内的工厂主前去建厂开采?”
  他如今对开发矿产资源的套路也算是熟门熟路了,毕竟王太子以前已经在瓦隆和卢森堡给他反复演示过。
  约瑟夫却是微微摇头:“莱茵兰的面积太大,如果全靠工业发展基金投资拉动,可能会导致国内的资金不足。”
  仅是一个科隆煤矿,规模就比目前全法国加上瓦隆区还要大。整个莱茵兰的投资规模可想而知。
  当然,等奥地利投降之后,战争赔款能解决部分资金问题,但依旧远远不够。
  所以还得靠当地经济不断发展,再不断注入矿产开采,形成螺旋上升模式才行。
  布里安怔住:“殿下,那我们眼下要怎么办?”
  约瑟夫对此早有预案,当即道:“煤矿所有权要先买下。莱茵兰的煤矿目前还都是荒地,价格非常便宜。
  “不过暂时先不急着开采。瓦隆区的煤炭目前还勉强够用。
  “莱茵兰一带可以优先发展钾盐矿、盐矿、玄武岩、石灰石之类的产业。”
  这些产业都是和民生息息相关的。更主要的是,和工业革命关系不大,所以能够快速变现,并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
  其中盐矿就不用说了,生活必需品,各国的盐税都是财政收入的中坚力量。
  普法尔茨西北部拥有欧洲第四大盐矿,产量仅次于俄国

第925章 发展规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