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沛公正与将领们商量攻取武关的事情。忽然南阳郡守吕齮派人前来报告,说胡阳的梅鋗杀了县令,聚起两万兵马反叛了,还扬言要踏平南阳。沛公闻听此消息,忙问王陵梅鋗是何许人。王陵道:“此人原是番阳县令吴芮手下的一员大将,却不知什么原因反叛?”沛公道:“我们的目的是要尽快地夺取武关,现在遇上这档子事情,恐怕秦国要增援武关啦?”忽见一人走出座席,道:“我有一个办法,即能平定叛乱,又能阻止秦人增援武关!”沛公抬头一看,见说话的人名叫宁昌,是魏国人。沛公经过大梁时,宁昌投奔了他,平素做些杂事,现在见张苍出使丹水立了大功,就站出来献计。
沛公道:“原来是宁昌先生,不知有何良策?”宁昌铿锵有力地道:“丹水距离武关不过七、八十里路,夺取武关势在必行。现在您的军队若是全部南下,这必定会给秦人一个增兵的机会。在此关键时刻,您只需分兵去讨伐胡阳,不必劳顿大军南下。而我愿意出使咸阳,阻止赵高增援武关。”沛公见宁昌语出惊人,欢喜道:“先生有何高见?”宁昌继续道:“二世长期被赵高蒙弊,他若是知道楚军兵临武关,一定会向赵高问罪,因此赵高也一定会想办法来保护自己,这样有可能会出现难以预测之事!”
沛公是何等聪明之人,一听这话就来了精神,连忙催促宁昌把话说透彻。宁昌道:“我现在就以楚国特使的身份前往咸阳,一定要想办法见到赵高,然后晓以利害:第一,向他说明二世知道楚军到了武关后必定会发怒;第二,告诉赵高,他眼下的敌人不是楚军,而是二世皇帝,因为二世知道赵高欺骗了他就会杀死他;第三,在目前的形式下,劝说赵高响应楚军,就等于给他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从沙丘政变来看,赵高确实是个阴谋图利之人。就凭这三点,我断定赵高一定会听从我的话,并且做出万难之事!”沛公道:“你是说赵高会杀死二世?”宁昌坚定道:“没错,赵高为了自保,他一定会除掉二世。就算赵高不杀二世,我也能游说他做楚军的内应!”
沛公听了宁昌的话,喜上眉梢道:“先生之言,真是高瞻远瞩!不过武关的防守十分严密,你怎么能进得去?”张良已经明白了宁昌的心思,称赞道:“先生主动前往咸阳策反秦国君臣,实为上上策,此行必然成功。我助你入关!”当即就给宁昌写了一份信,又对沛公道:“他可以凭借此信进入武关。”沛公看了信,点着头又将信交给宁昌。宁昌看了欢喜道:“先生写的正是我要说的话啊!”就将信装好。沛公就叫宁昌要谨慎小心,又给他足够的盘缠。宁昌便带上随从,告赐了大家,出城后径直向武关奔去。
宁昌走后,子房对沛公道:“现在南阳全境已全部归属楚国,秦国一定非常震动,好在有宁昌入关做内应。为防止秦国增援武关,沛公应该暂时退回南阳,然后尽快平定胡阳的乱事。”沛公就加封王陵为襄侯,继续把守丹水,其余大队全部退回南阳。
宁昌来到武关,看见关门紧逼,就向关下走来。武关是秦国的四塞之一,春秋时称作‘少习关,直到秦孝公才改名为武关。武关的城关建在内史郡和南阳郡交界处的大谷之间,关楼在峡谷中一块较高的平地上,周围有数里之阔。城墙用板筑而成,略呈方形。东西开有砖石砌成的两个门洞,东门写着‘武关,内门还写有‘少习关的别名。城关南临丹水,北依秦岭,地势雄险,易守难攻。公元前二九九年,秦昭襄王就是在这里诱捕了楚怀王,因此楚国遗民始终不能忘怀这个屈辱的骗局。怀王死后,民间常有人在此招魂。传说有百姓突然发病,用怀王的口吻道:“寡人一定要从这里派兵灭掉秦国!”因此楚民深恨至今。这条交通要道在过去的数百年间,秦楚两国在此不知进行了多少场波谲云诡的明争暗斗。时至今日,沛公的军队确实也是奉了楚怀王的命令要入关灭秦。这种巨大的号召力是非常震撼人心的,而这种兴旺幻灭的历史因果也是非常的耐人寻味。
宁昌来到关下,早有人报到了关上。关都尉名叫朱蒯,是秦国的将军,奉命镇守武关。当他听说副都尉戚鳃已经投降了楚军,心里不免紧张起来,于是来到关前察看情况。宁昌见到朱蒯,就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咸阳报告。朱蒯大怒道:“你是敌国的贼人,怎么能随便进入关内?”宁昌义正辞严道:“我办的是国家大事,如果你耽误了,这可是杀头的重罪!”朱蒯听了这话,心中疑惑起来,就问他受何人的差遣。宁昌道:“丞相大人早有书信和楚国往来,我现在是奉了刘将军的命令,前去咸阳复命的。”朱蒯就派了一个军士出关来查验书信。宁昌就把子房的信送给秦军。军士拿了信跑进来拿给朱蒯看。朱蒯接过信,打开一看,见上面写着:
中丞相赵大人阁下:您的来信我已览阅,深知您为秦国分忧解难的事情,不过您说的安定秦国的计划,在下尚有疑虑。现在派宁昌为特使,前来当面和丞相洽谈商榷,希望丞相大人能尽早作出决定,楚军必不入关,秦楚两国也必将互不侵犯,盟友刘邦顿首拜上。
朱蒯看了信,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从信中看出沛公和赵高早有书信往来,就责问宁昌道:“这是什么意思?”宁昌假装生气道:“中丞相为秦国尽职尽责,一片忠心,你身为外将,怎敢过问朝廷之事?”一句话问得朱蒯哑口无言。朱蒯心想,秦国大权全都在赵高的手里,如果这件事是真的,得罪了赵高,自己必定没有好下场,就只好放宁昌入关。宁昌和随行人员入关后,就径直向咸阳奔去。朱蒯放走了宁昌,心里猜测不透赵高究竟在干什么,又觉得自己也真的无权过问朝廷的事情,就只好把沛公攻占了南阳郡的情况写成了奏报,派快马向朝廷报告去了。
连日来在咸阳的锦城里,二世整日举办万艳盛会,大家饮酒取乐,快乐极了。不光二世如此快乐,就是他的嫔妃也都快乐得不同寻常。但是有一个人却始终高度的警惕着,时时刻刻都如同幽灵似的在人群中穿梭,他似乎在防范着什么,此人就是中丞相赵高。赵高虽然控制了皇帝,但是他总是担心有人会暗算他,所有经常看上去心神不宁的样子。
有一天,把守锦城的赵成忽然派人来见赵高,说是有机密事要见丞相大人。赵高不知是什么事情,就走出来和赵成见面。赵成见到赵高后道:“丞相,山东有密使来报,说章邯已经降了项羽。”赵高一听此消息,并不感到意外,就淡淡道:“不可能?”赵成道:“此事千真万确!”就把详细情况报告了赵高。赵高于是冷静下来,只吩咐赵成道:“一定要隐瞒此消息,千万不能让皇帝知道。”赵成答应着又小声道:“刘邦派来了使者,说有机密事要和您单独商议。”原来宁昌已经到了咸阳,他听说赵高就在锦城陪同二世作乐,就径直来到城门求见。赵成也是谨慎小心,闻听是敌国的使者,也不敢张扬,就悄悄地告诉了赵高。赵高听说刘邦派来了使者,勃然变色道:“刘邦的使者怎敢来见我?他在
第一百九十七章 宁昌游说中丞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