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4章 无人舰载机的发动机![1/2页]

我在九十年代直播建航母 诸君都是颜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看到方墨回来,一帮七八十岁的老教授,很快围了过来。
      “方教授,终于把你给盼来了,航母都快建完了,我至今都还糊里糊涂的,很多事情弄不懂。”
      “方教授,我们总结了自己不懂的知识,您如果有空的话,就给我们讲解一下吧。”
      “虽然已经建成了两艘航空母舰,但这艘航空母舰的技术资料,我到现在都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
      “感觉建成这艘航空母舰,就像是做梦一样,手会脑子不会,至今回想越想越迷糊。”
      “………………”
      直播间功能的霸道之处就在这里,不管你懂不懂,只要参与了这艘航母的建造都会是这种情况。
      所有事情都会做,但相关知识脑子里没有。
      锤子的加速,加的是建造速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众人的学习速度。
      不过,这相当于拔苗助长,航空母舰完成了,很多相关知识完全没印象。
      方墨知道大家的情况,在第一造船厂的时候是这样,到了第三造船厂还是这样。
      建造廖宁舰的时候,那些知识相比较起来还是容易懂的。
      都是工程院的院士或者院长,本就是这个学科的翘楚,相差不大的知识学习起来很容易。
      然而,无人机航空母舰是跨越百年的产物。
      有锤子的加速,他们都会做安排给他们的工作,但知识跟不上。
      这也是无人机航空母舰的建造速度才比廖宁舰和陕东舰要慢的原因之一。
      就算再建一艘同样的无人机航空母舰,情况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同样是无人机航空母舰的配套,舰载机和材料方面却要快很多。
      那是因为方墨是直接给他们生产数据和材料比例,他们不需要做学问,直接按照方墨的安排去生产。
      没有做学问的这个过程,生产速度自然要快很多。
      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聪慧之人,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毫不夸张的说,方墨这些公司的职工,随便下派到哪个相关的重工业公司,都能胜任总工一职。
      正好现在有时间,方墨自然不会亏待这些老教授。
      “诸位!既然我到了这里,肯定要跟大家讲解你们不懂的东西。”
      庞志国重重呼了口气:“幸好,你没打算参加香江回归的事情,您要是参加那件事情,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跟您当面请教。”
      “说实话,直到现在我都搞不懂这艘航空母舰是怎么建起来的,脑子里一片浆糊。”
      蒋尚国也叹道:“是啊!这可是在甲板上面就能达到0.5倍音速的航空母舰。”
      “我到现在都弄不明白,他的人员保护措施是怎么弄的。”
      “明明我负责的就是这个部分,还进行了多次实验,但我怎么都感觉哪里不对,好像是脑子里空缺了一大块。”
      苏瑶惊道:“蒋院长,您也有这种感觉吗?”
      “我也是一样的,总感觉脑子里有很多地方对不上,欠缺了非常多的东

第304章 无人舰载机的发动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