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太后生辰[1/2页]

我在大明当咸鱼 一条咸鱼朝九晚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好家伙,想想这些宗室们平日里过的小日子,应该是比自己过的要舒服的太多了,要知道他的俸禄还没有这么多呢,而且每天要学习各种各样的东西。
      朱厚照心里顿时就不平衡了,绝对要好好趁这次机会整治一下。毕竟以后这个天下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是要由他来接任的,他不可能留给自己的后世子孙,这么大一个麻烦让他们去解决,这样就是他这个当长辈的不负责任了。
      有了,朱厚照现在虽然没有想出什么好的法子解决宗室的问题,但是他觉得要想一次性将这问题解决和改进,那就要使出雷霆手段。
      首先就是要把他们全部都宣诏进京,那就需要一个非常好的借口。对了,自己祖母马上要过生辰了,前几天母后还说,祖母这次生辰希望简单办一下就行了,自己一家人在宫里热闹吃个团圆饭就好。
      但是朱厚照觉得现在不行,干嘛不大办呢?一定要大办,要把这些宗室们全都弄进京来。
      有了想法之后,朱厚照就挥了挥手,让刘瑾先下去,然后他才开口道:“表弟,我有一个法子,咱们不如趁着这次太后生辰的时候,将这些宗室们全都照进进来,也好有下一步的动作…”
      行,张博对这个安排没有任何意义。毕竟其实宗室们分布的其实挺散的。而如果由他们这边直接下令,然后再传到宗室那边,肯定会遇到不少阻力,但如果将宗室们一下子全都聚集在京城,到时候怎么挑选怎么打压,遇到的阻力会很小,毕竟这可是天子脚下重兵把守。
      这个张博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宁王,他记得真实历史上宁王,最后可是造反了的。这个人要知道朝廷有削藩的举动的话,那绝对会提前行动的。要知道,在历史上弘治帝都没有削藩的意思,宁王他都造反了,现在有削藩的意思岂不是会更加加剧宁王的不甘心。
      因此张博小声的道:“表哥,我又有一个绝佳的法子。”
      什么法子?朱厚照也凑过耳朵,张博就一阵嘀嘀咕咕的。朱厚照听得眼冒金光,如果当真在这次宗室们在京城这段时间里有人造反的话,那么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处理掉一大波宗室了,没有任何人会有怨言。
      毕竟想想你们中间都有人造反了,那么朝廷处理你们处置你们,那不是理所应当的。你们不同意的话难不成是觉得自己凭借一个宗室的身份,造反就会无罪吗?
      要知道宗室们犯什么错都还是有被原谅的可能的,但是唯独有一点,这是绝对不会被原谅。那就是造反以及谋逆,这种罪一犯那就是株连九族的大罪。绝对不容任何人求情,也不会有任何人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毕竟没人希望现在安稳的局面被别人打破,一旦谋造或者谋逆,就会有无数人死亡,包括官员以及百姓。甚至如果这局面坏一些的话,还有可能引起边境动荡,要知道他们现在表面的安稳,可是费了非常大的力气才维持起来的。
      朱厚照虽然觉得这个法子很好,绝对能一劳永逸的解决宗室问题,但是他其实对宁王能否真的造反,心里还是打了一个问号的。真的会有人放着那种好日子不过,宁愿冒着掉脑袋,株连九族的这个风险去起兵造反吗?
      张博知道朱厚照的想法之后,拍着胸脯给他保证道:“放心吧,宁王此人特别好大喜功,而且我听说宁王在封地养了不少私兵。你说说现在朝堂上这么安稳,又没有战事,干嘛要不停的去圈养私兵呢?要是没有猫腻的话,恐怕都没人会相信…”
      张博这话绝对不算冤枉的宁王,就算张博一点都不了解宁王的情况,但是这圈养私兵肯定是有的,朝廷是允许亲王们享有自己的人马,但是很少。宁王府私兵的数量远远超过这个规制,一旦让别人知道,绝对能弹劾他一顿,也不会让宁王有好果子吃的。
     &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太后生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