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9章 小学名人堂[1/2页]

港综:最强大捞家 背锅大虾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港岛学制与内地不同。
      早在50年代开始,这里就被分作四类学校。
      分别为:
      公立学校,资助学校,直资学校,以及私立学校。
      前面两者,都是由港府与社会爱心人拨款资助,学生免费就读。
      港岛那么多的慈善大会,大多打着资助学校的名头。
      资助的,其实就是这前面两类。
      第三者直资学校。
      接受一部分的资助,收费,但费用不算特别高的。
      而第四者就厉害了。
      完全独立运营,不接受任何补助,收费天价。
      就比如阿当史密夫国际学校。
      这是港岛一家超贵族学校。
      82年,学校一个学期的费用,以十万计。
      当然,所谓的国际学校,就不能用本国的产出去比较。
      这就好比新世纪的海地。
      他们也不敢想象,在我国读个幼儿园,需要上万块那么多。
      那,几乎是他们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了。
      只不过贵,却是有贵的道理。
      这所学校,学生清一色都是港岛最上层的阶级子女,而且配套完美。
      从小学到高中,不用考试,一条龙读完。
      读完之后呢?
      学校还同世界各国的名牌大学,有着很深的关系。
      一句话,只要你钱给到位了,牛剑哈,全都有得谈。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从出生,就跑到终点线的原因。
      他们的所谓学历,来得简直不要太容易。
      随便一位二十几岁年轻人,拿出十几个学位,都是常规操作。
      要有人觉得他们是天才,那才是闹笑话了。
      只能说,这些人财是真多。
      毕竟,资本社会,一切看资本。
      有资本,校长都能踹了自己坐。
      没资本,谈什么学位,工厂那么多,螺丝还需要人拧呢。
      回到正题。
      阿当史密夫占地辽阔,被细分为三大校区。
      每一个校区,都可以比拟港岛最好的学校占地。
      而何文耀替高家姐妹转校,正是转到了这里。
      小学3班内。
      这会儿正直下课时间。
      只见高家姐妹一人踩着一张凳子,正大声吆喝着:
      “都来看看啊,最新版小熊猫干脆面,要买的赶紧过来。”
      “是啊,是啊,我们这些和外面不同,有金卡哦。”
      “………”
      高家姐妹长得一模一样,本就可爱。
      入校时已经被不少小朋友关注。
      一些男孩子特别喜欢,幼稚的开始送吃的给她们。
      一些女生可就不同了,她们觉得被抢风头。
      虽然这个年龄都不懂什么是风头,可心里就是不高兴。
      所以,高家姐妹入校一个礼拜,已经打了三场架。
      前文已经提到,两姐妹年龄虽小,功夫却是学得像模像样。
      不说别的,就是挖眼锁喉,一般孩子也不会用啊。
      二女却是用得炉火纯青,上去就抠眼珠子。
      打得那些小屁孩儿哭爹喊娘。
      三场架下来,以全胜战绩,荣登小学名人堂。
      这也就是她们的家伙被何文耀没收了。
      要不高低给这些小屁孩儿来点冒烟儿的。
      还是王建国瞒着何文耀。
      偷摸送了十万块助学金到校长那儿,才没把事情闹大。
      身为团宠的二女,被一群恐怖分子宠着,自觉见识大涨。
    

第289章 小学名人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