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而对方看着如此淡然,实际上这些年据他的观察,行事也是十分的稳妥。
  起码他这几个师兄和师弟,哪个不是以他为先。
  这几个家伙,被他这爱徒简直就是指哪打哪,特别是他那缺心眼的大孙子。
  有对方在的场合那是一点,脑子都不想动。
  不过说到底别说这群孩子这么依赖对方,就连他何尝也不是,对对方寄予厚望。
  毕竟科考是大事,有他这个机灵的徒儿看着这群人,他这个当老师的怎么不能说是轻松了几分呢。
  等把这几个的文章课业都看了一遍,现在他已经没有可以圈圈点点的地方。
  更多的是在估计对方的水平,把对方缺乏的地方再给他们抓一抓。
  今年的童生试,是在开春3月份,而他们则要提前一个月左右去到县里。
  还要给他们找,为他们做保的人,反正他已经早就休书一封。
  给到县里的老友,反正他好歹也是举人,一般给这些刚开始走科举这一条路的。人大部分都是秀才功名的禀生给他们做保。
  刚好老友底下有名额,加上他那两个孙子,刚好6个人。
  这几个孩子互相结保,都是知根知底的,也放心。
  当然提前一点上去也能让那个老家伙再给他这几个徒弟开开小灶。
  听说对方这几年去了县学任教之后,可是出了好几个不得了的人物。
  风光的不行,老家伙得意的不得了,经常写信与他炫耀。
  
  思绪回笼。
  张夫子把几个弟子叫到前来,仔细打量着这几个孩子。
  其中最矮的,还是他那得意爱徒苏辰安,其中最高的,就是他那大孙子和辰远那孩子。
  张夫子坐于堂前,诸生恭立。
  “你等将赴童生试,为师有数言相嘱。仔细听好。”
  “阿远,汝之文风,平稳有余。若遇求稳之主考,或可得青睐。
  然*更上层楼,当于文中增小巧思。文章之妙,不在平铺直叙,而在曲折有致。可多思古人之智,化用于文,使文增*。”
  第一个被点到的苏辰远,连忙记下来,张夫子给他的建议。
  他对自己也是十分了解,张夫子说的没有问题,明明有时候他也察觉到了自己的问题,可是却不知道从何处改起。
  总有一种他改了一处地方,其他的点就没那么和谐的感觉。
  本篇文的文风就有些偏了,就是拿捏不好那个尺度。
  张夫子的建议给到他也算是让他恍然大悟,只要他多根据张夫子的要求去改正。
  到时候再多练习一番,趁着最后的时间抓紧冲刺。
  看到其他的弟子也是听的津津有味,张夫子下一刻就把矛头对上了他的大孙子。
  “轩儿,你当知,文章之美,在于引经据典。
   古人之言,如珠玉在前,可增文章之厚重。
  汝之文虽有可观之处,然典故不足。当广读经典,多记古人之事,用时信手拈来,方可使文更臻完美。”
  张明轩听到这话也是赶紧拿着炭笔飞速的记了下来。
  他阿爷真的是火眼金睛,这段时间刚给他塞了两本古人各种典故。
  这几天因为贪玩,大过年的就懈怠了一些,没想到他阿爷立刻就给他揪出来了。
  不过毕竟是对待科举这样的大事,他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耍小聪明,在旁边偷懒。
  师弟说过,在他偷懒的时候,有无数的人都在悄悄努力,那么别人在进步的时候,只有他在悄悄退步。
  苏辰安也是目录期待,想要看看老师会如何点评于

第115章 点评[1/2页]